常见意外伤害急救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意外伤害急救 淹溺 病例介绍 2008年6月20日 患者,男,18岁 患者中午在当地公园游玩,不慎落水,发生溺水,数分钟后被救起 概念 淹溺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和水中污泥、杂草等堵塞、引起换气功能障碍、反射性喉头痉挛而缺氧、窒息造成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严重者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一、常见原因 1. 意外落水; 2. 时间过长力气耗竭或冷水刺激发生肢体抽搐或肢体被植物缠绕等造成浮力下降 3.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 4.潜水意外而造成淹溺; 5.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 6.患者心脏、脑血管、癫痫或其他不能胜任游泳的疾病或游泳时疾病急性发作 二、病理生理 海水淹溺 1.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泡腔和肺泡间质渗出,引起肺水肿 2.高钙血症可引起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甚至心搏骤停 3.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使横纹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二、病理生理 淡水淹溺 1.血容量剧增导致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高钾血症导致心跳鄹停 3.血红蛋白血症堵塞肾小管至急性肾衰 三、急救 1.病情评估 淹溺史 注意查寻头部有无硬物碰撞痕迹,以便及 时诊治颅脑外伤。 三、急救 1.病情评估 临床表现 因淹溺时间长短而出现窒息轻重程度不等。 一般表现为面部青紫肿胀、眼结膜充血、四肢厥冷、寒战等 三、急救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 呼吸浅快或不规则,剧烈咳嗽、胸痛、淡水淹溺者多见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紫绀,两肺湿啰音、肺部叩诊浊音 循环系统:脉细数或不能触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血压不稳定,心力衰竭,危重者出现房颤甚至心室停搏。 三、急救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昏迷,可伴有抽搐、肌张力增加、牙关紧闭,可出现异常反射。恢复期可有多梦、失眠及记忆力减退等。 消化系统:上腹饱胀,胃内充满水,呈胃扩张状态。海水淹溺者口渴明显。 三、急救 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尿液混浊呈桔红色;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严重者肾功能不全。 运动系统:少数病人合并骨折或其他外伤。 三、急救 2.急救护理 救护原则:迅速将病人救离出水;立即恢复有效通气;施予心肺复苏术;根据病情对症处理。 三、急救 2.急救护理 (1) 迅速离水: 1)自救(仰面体位) 2)他救 强调在救人过程中避免对溺水者再损伤及急救者自己的保护。 除非:浅水、跳水姿势入水、水底有大量坚实物体、酒精中毒及明显损伤,常规固定颈部的做法不可取,因影响溺水者气道的打开及氧气的输送。 有颈部损伤:翻转时头、颈、躯干成一直线,人工呼吸用推下鄂或抬下巴法,避免按额法。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单个落水者的援救 三、急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溺水者置于相对头低位 2)畅通呼吸道:立即清除淹溺者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并将其舌头拉出,确保呼吸道通畅。 三、急救 3)倒水处理: ①应尽量避免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心肺复苏等措施的进行。 ②倒水时注意使淹溺者头胸部保持下垂位置,以利积水流出。 三、急救 (4)心肺复苏 是淹溺抢救工作中最重要的措施,清理呼吸道后应尽快实施。 溺水急救注意点 1、抢救要迅速。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切不可未经处理急于往医院送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3、不要过分强调控水。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 4、保护自我,无能力不要贸然跳入水中。 【行动反思】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您走在江边,突然听到有人在水里大喊救命,几个大人连忙下水帮小明托上岸,但上岸时小明已经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应该怎么办 ? 第三节 触电 一定强度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 体造成机体损伤和(或)功能障碍,甚至 死亡 一、发病机制 (一)电热能(机体局部受损)   电能→热量→电灼伤(组织充血、 水肿、坏死、炭化) 一、发病机制 (二)电流本身的作用 心脏 易激期 室颤、停搏 细胞去极化 中枢神经 抑制 意识丧失 呼吸心跳停止 肌肉痉挛(呼吸肌、全身肌肉) 二、 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二、 触电方式 跨步电压触电 三、影响因素 电流强度 电流种类 电流频率 电压高低 触电部位的电阻 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