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VIP

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1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文言知识 1.字音字形 所恶( )  箪( )  一豆羹( ) 蹴尔( )  不屑( ) wù dān gēng cù xiè 文言知识 2.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文言知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 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 义,亦我所欲也(道义) 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 这里指感激) 呼尔而与之(助词,不译) 与尔同销万古愁(代词,你)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连词,那么) 得之则生(连词,就) 而 义 苟 已 于 得 尔 则 3.一词多义 文言知识 4.古今异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今久:表示许可) 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类的名称)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 文言知识 5.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活用作动词,感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礼义)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理解文题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编者所加,先秦文章后人多取第一句话作为标题。“鱼我所欲也”就是说:鱼是我想要的东西。本文以此为题,点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脉络梳理 重点探究 1.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本文在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作者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受“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位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篇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意旨就在这一劝勉上。 重点探究 2.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进行说理。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者都很珍贵,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进而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读者心悦诚服。如:文章将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进行对比。第一部分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自然得出结论。 重点探究 3.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所恶有甚于死者 2.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