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容易出现的地理错误剖析.doc
容易出现的地理错误剖析
一、典型试题的答题解剖
试题:2005年11月13日下午1时45分,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向松花江排放了100吨左右的苯和硝基苯,导致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区于11月23日起连续停水四天。整个污染水带流经黑龙江省之后进入俄罗斯境内……
(1)此次突发事件给松花江带来的水体污染物是 ,该事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说来主要表现为 和 两大类。因该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松花江水体污染带在事隔10多天后才正式进入哈尔滨市区,请分析污染物带移动缓慢的主要原因。
(2)若该事件发生在7~8月,与此时相比,是否更有利于水体污染物的净化?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苯和硝基苯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该河流经平原地形,落差小;河流结冰,并且处在枯水期,水量小;导致流速缓慢。(2)更有利。7~8月份东北进入雨季,河流水量大,稀释污染物;流速快,有利于污染水的净化(自净)。
主要错误
错误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只答“环境污染”,而没有涉及“生态问题”。写成“污染水”、“污染生物”、“生物死亡”比较多。
错误二:写出“河流结冰、流速慢”的较少。
错误三:写出“流速快,有利于污染水的净化”的较少。
错误原因分析
1.对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把环境问题理解为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有联系,但有区别;严重的环境污染会带来生态破坏,表现为动植物的死亡、疾病的发生等等;但生态问题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滥砍滥伐会产生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增加等。
2.对区域特征的掌握或联系能力不强,不知道松花江、黑龙江的冰期长达有5~6个月之久,于是就不能联系到11月13日松花江已经封冻,也会使流速减慢。
3.地理原理的掌握不全面。只知道水量大有稀释作用,没理解流速快,是水循环更新快的体现,可以加速水体的自净更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必须记忆的地理基础知识不到位
现在的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但并不是不要记忆了。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必须记忆的基础知识,离开它们,所有的能力都是一句空话。比如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农业技术等,如果这几个方面没有记住的话,在对某一区域的农业进行具体分析时,就会缺少条理,起码要漏点。在记忆性知识中,对高考影响最大的要数重要区域位置的掌握了,由于不能准确判断地理位置,会直接影响后面解题的困难,导致大的失分。比如有关中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有一个知识点,长城站在极圈以外,中山站在极圈以内;如果不清楚这一点,与其关联的昼夜长短状况(极昼极夜)、气候的差别、自然带的差别等就不能分析判断了。
判断地理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特征事物作出判断,如:陆地轮廓、国家轮廓、湖泊、河流、山脉等。二是通过经度、纬度作出判断;通过5条经线和5条纬线来分割掌握(0°、180°、20°W、160°E、12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40°N);并掌握这几条经纬线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如地形单元、气候、河流、洋流、城市等等。
2.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模糊
对基本概念和地理原理的一知半解、理解不到位已经成为学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那些存在着一定联系的概念,常常会把它们等同起来。比如,“降水量”、“干旱”与“旱灾”三个概念就很容易混淆。许多同学认为:降水量少就干旱,干旱了就是旱灾。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气候现象生存和经济发展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在自然地理的复习中,可以抓住基本概念,进行综合联系、演绎来完善。比如有关昼夜长短的变化,可以从昼夜视角、晨昏线视角、昼弧夜弧视角、条件原因视角进行审视。形成以下知识结构:
4.信息获取能力的缺乏
在高考试题中,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两类。显性信息是指直接在材料或图中显示的信息,以及在问题中的设问指向;隐性信息则通常需要调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凸现的。信息获取能力的缺乏,在解题过程中表现为看不懂题目、无从下手。比如,2002年晋津卷37题:右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 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图中的隐性信息有两个;一是河流两侧的山地;二是用方向标来和风向的结合,石化工业区在城市的上风处。显然,如果不能获取这两个信息,那么两小题都是难以回答的。
5.对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