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通讯电路模组实验(五).doc
射頻通訊電路模組實驗(六)
射頻接收端數位解調電路的設計製作與測量
一、實驗目的
在一厚度為1.6mm, 長寬各為40mm與30mm的玻璃纖維雙面感光電路板製作一I、Q解調電路,以瞭解I、Q解調電路的基本架構與原理。使用PHILIPS公司所生產的TDA8040T積體電路,配合內建的VCO,設計外接LC諧振電路,並測量I、Q通道的增益及相位不平衡情況。
二、實驗設備
1.消耗材料
(1)FR4玻纖雙面感光電路板
(=4.5,Thickness=1.2mm,Loss tangent =0.014)
(2)數位解調變積體電路PHILIPS之TDA8040T一顆
(3)晶片型電阻電容
(4)50歐姆SMA接頭
2.模擬軟體
(1) MDS: 系統訊號模擬
(2) AutoCAD : 畫出所設計的微帶線電路圖樣
3.印刷電路板製造器材
(1)雷射印表機:在透光紙上印出微帶線的電路接線圖
(2)曝光機 在玻纖板上製出微帶線的光罩
(3)顯像槽:把不需要的光阻洗掉
(4)蝕刻機:把不需的銅箔蝕刻掉
(5)裁板機:剪裁所需要的玻纖板尺寸
4.量測儀器
HP8594E頻譜分析儀
HP54522A數位示波器
(3)HPESGD4000訊號產生器
(4)HP33120A基頻訊號產生器
三、實驗原理
TDA8040T主要是應用在QPSK解調。其功能方塊圖如下所示,它的想法是從正交觀念出發,當兩個正交信號相乘後送入僅能通過基帶信號的低通濾波器,對高頻信號而言,相當於是對一個週期積分,而積分結果會為零。
這表示要解調這類信號時,只需用分別同相的同步載波進行解調,即可解調出各自的基帶信號,因為若乘上正交信號的部分也不會有任何輸出信號。當接收端載波無法同步或者正交載波有相位誤差存在時,會導致解調信號的衰減和來自正交部分的串音。因此載波回覆的工作極為重要,有PHILIPS TDA8041這顆IC可完成載波回覆這部份工作。
四、實驗步驟
1.閱讀TDA8040T的資料,瞭解內部功能及使用規格,詳見附錄五。
2.配合接線圖如下,瞭解線路各部份及作用。
3.以VCO輸出頻率的兩倍頻為諧振頻率,用公式設計VCO的外接諧振電路。
4.根據傳輸訊號所佔頻寬以及兩輸出放大器的阻抗值,設計低通濾波器。
5.使用AUTOCAD軟體繪製電路佈局圖。
6.製作印刷電路板。
7.將TDA8040T及晶片型電阻和電容銲接於電路板上。
8.依照元件測量所得規格,在MDS軟體上建立元件模型,以便做系統模擬。
五、實驗成果
1.測試分相器的兩個輸出是否為90度:以頻率為70MHz、功率-40dBm的訊號送入RF端,調整VCO的控制諧調電壓使與RF頻率差控制在2MHz以下,第二支腳和第七支腳同時接至示波器來比較並觀察其相位不平衡情況。
2.測量整個迴路放大增益與點:將第二、十六支腳和第七、九支腳之間的低通濾波器去掉直接短路接在一起,VCO控制諧調電壓使輸出為140MHz,RF輸入頻率為70.5MHz、功率為-40dBm訊號,觀察第十支腳和第十五支腳的輸出頻譜圖。觀察兩通道是否有增益不平衡情況。
3.測量低通濾波器對基頻以外訊號的抑制能力。
4.將所有元件如上圖接妥,RF以頻率為70MHz、功率為-40dBm,調變訊號為920KHz方波,觀察I、Q通道輸出波形圖。
5.用MDS模擬數位解調器I、Q通道壓載波不同步時的解調訊號。
六、討論
1.解釋載波不同步時,為何會對解調訊號造成衰減與串音。
2.觀察實驗成果4.中,解釋I、Q通道輸出之波形。
3.附上光罩佈局圖並標明尺寸。
4.繳交成品電路。
七、參考文獻
1.S. Hayk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P516-523.
2.鄭於瑋,無線通訊鎖相迴路與調變技術之實踐,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碩士論文。
射頻接收端數位解調電路的設計製作與測量
1
6-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