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综述].docVIP

浅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张君艳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 院生物技术0903班,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人们能更好地注释蛋白质的功能,解码生命现象,特别是在新药物的设计上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这是后基因组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酵母双杂交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串联亲和纯化技术、GST-pull-down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免疫共沉淀技术;串联亲和纯化技术;GST-pull-down技术 引言 随着蛋白质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 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广泛兴趣[1]。Field和Song首先提出酵母双杂交系统,这是一种直接于酵母细胞内检测蛋白质之间互相作用的新方法,可有效地用来分离能与一种已知的靶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2]。该技术以其简便、灵敏、高效以及能反映不同蛋白质之间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3]。 真核细胞基因转录激活因子的转录激活作用是由功能相对独立的DNA结合结构域(binding domain,BD)和转录活化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AD)共同完成的[4],这两个结构域通过共价或非共价连接建立的空间联系是导致结合和激活发生的关键[5,6]。根据这一特点,如果使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两种蛋白X和Y分别以和BD/AD形成杂合蛋白的形式在酵母中表达并分布干细胞核中,X与Y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将BD和AD在空间结构上重新联结为一个整休而与报告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on sequence)结合,进而发挥激活转录的功能,使受调控的报告基因得以表达。根据这一原理,双杂交系统通过简便的酵母遗传分析对报告基因表型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为一种高度敏感[7]、适用于细胞核内外以至于细胞内外多种蛋白质在体研究体系,双杂交系统主要应用于:①验证通过其他方法发现的蛋白质间可能的相互作用②确定蛋白质特异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和氨基酸③筛选文库以得到与已知蛋白质存在特异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由于具有相对简便、快速及不经蛋白质纯化即可直接获得编码基因的特点,采用双杂交体系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直接筛选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成为它最具优势之处。由此而鉴定的各种受体、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磷酸化酶、细胞骨架蛋白以及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发生的蛋白质已不胜枚举[8~12]。 2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是将各种蛋白质有序地固定于滴定板、滤膜、载玻片等各种载体上成为检测用的芯片,然后用标记了特定荧光抗体的蛋白质或其他成分与芯片作用,经漂洗将未能与芯片上蛋白质互补结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荧光扫描仪或激光共聚焦扫描等技术,测定芯片上各点的荧光强度,通过荧光强度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13]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达到测定各种蛋白质功能的目的。从德国科学家Lueking等[14]最早开始研究至MacBeath等[15]成功制备了10800点的蛋白质微阵列,蛋白质芯片已走出基因微阵列的阴影,获得巨大的发展。归纳起来,蛋白质芯片主要有以下优点[16,17]:(1)蛋白质芯片上可以实现成千上万个蛋白质样品的高通量平行分析。(2)高的信噪比。(3)所需样品量极少,检测水平已达ng级。(4)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将DNA序列信息与蛋白质产物直接联系起来。 3 噬菌体展示技术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一系列具有感染原核细胞以完成自身复制的病毒。基于其基因和结构的单一性,噬菌体自被发现以来便广泛服务于生命科学领域[18]。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是在噬菌体颗粒表面表达外源性多肽,从而获得能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分子表位。具体方法是将外源 DNA插入编码噬菌体衣壳蛋白的基因组中并表达,使目的多肽片段与噬菌体衣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 分布在噬菌体表面。在此过程中衣壳蛋白只是发挥对展示肽段的锚定作用,而对其结构无影响;反之,外源多肽的表达同样不干扰噬菌体感染和扩增的能力。最终实现了特异性分子在同一噬菌体颗粒内基因型与表型的统一。以此为基础,结合基因重组技术,可收集大量由噬菌体展示的 cDNA 编码蛋白或多肽从而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再采用与固定配体相互作用的亲和筛选方法, 可以富集得到能表达某种特异肽序列的噬菌体。 4 免疫共沉淀技术 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发展较早,是用于检测和确定生理条件下相关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19]。该技术运用特异性抗体与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常是蛋白或其复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