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春沪教版语文六下《黄鹤楼》word教学设计
一、文学常识
1、《黄鹤楼》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崔颢,课本所录的诗歌选自《全唐诗》。
2、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严羽《 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二、词语解释
1、黄鹤楼: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我国有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省)、滕王阁(江西省)、黄鹤楼(湖北省)、蓬莱阁(山东省)
2、昔人:传说中的骑鹤仙人。
3、空悠悠:空荡荡,悠悠然,飘荡的样子。
4、晴川:天色晴明中的水边地带。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即今天湖北武汉的汉阳。
5、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6、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
8、烟波:烟雾迷茫的水面。
三、白话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四、赏析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有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有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既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五、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本诗作者是 唐(朝代)诗人崔颢(人名)。
2、“历历”的意思是指分明的样子。
3、诗中的“萋萋”的意思是形容草木茂盛。
4、诗中“乡关”的意思是故乡。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Ⅹ”
A.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Ⅴ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Ⅹ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Ⅹ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Ⅹ)
(三)、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答: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五)、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六)、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D选项错在表达出作者淡然无奈的思乡之情。应该改成:表达出作者缠绵的思乡之愁情。)
(七)、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一首体现诗人满怀乡愁的思乡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有志报国却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八)、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乡情。
C.“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