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合成和与DNA相互作用.pdf
第44卷专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7
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合成和与DNA相互作用
盛欣,邵莺,陆晓曼,张晶晶,刘芳,陆国元+
南京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E-mail:l坠gY婪垫!趸!婴j垡:曼鱼坠:垒B
关键词:氮杂冠醚衍生物;人工核酸酶;核酸
葡萄糖菌核酸酶是裂解核酸磷酸二酯键的水解酶,其高效的催化水解能力来自它的活
性点两个精氨酸胍基和一个钙离子的协同作用。根据天然的葡萄糖菌核酸酶的活性点结构,
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氦杂冠醚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用紫外、荧光和CD等光谱技术
研究了与小牛胸腺DNA(C1’-DINA)的相互作用。凝胶电泳色谱研究发现它们能有效切割
超螺旋质粒DNA,反应动力学数据表明符合Mich∞lis-Menten方程,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切
割是通过水解或磷酯转移反应实现。细胞生物活性测定研究发现有较高的抗癌活性。
1.胍乙基和羟乙基三氮杂冠醚衍生物一“无金属切割”DNA
以化合物1-(2—羟乙基卜l,4,7.三氮杂环壬烷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肼解以及胍基化
反应合成了含有胍乙基和羟乙基侧链的三氮杂冠醚衍生物。研究了它们作为人工核酸酶切
割质粒DNA的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在生理条件下可以通过磷酯转移途径有效地切割
DNA,其切割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最大速率常数为0.16h-1,比非催化的DNA的
自然降解速率提高了107倍。这是三氮杂冠醚胍基衍生物“无金属切割’’DNA的第一个例
子。这充分说明邻近的胍基与羟基的协同效应对于DNA切割非常有效。
NH删/\/1、‘号’ 畦恩伽
④H。船UHO’。L一 H棚’ H
图I.三氮杂冠醚和羟乙基、胍乙基衍生物的结构
2.双胍乙基氮杂冠醚衍生物金属配合物一“双功能催化切割’’DNA
以l,7-二氧杂4,10.二氮杂环十二烷为原料,合成了人工核酸酶Ⅳ,Ⅳ2_氨乙基)和
^『』v,—(2一胍乙基)二氧杂二氮杂冠醚。用紫外、荧光和CD等光谱技术研究了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凝胶电泳色谱研究在生理条件下它们的铜配合物水解DNA的速率乇懈
分别为0.865h.1和0.596h.1,将DNA的自然降解速率提高了105倍。水解速率的大幅
度提高是由于配位的金属离子中心与功能基(氨基或胍基)侧臂双功能协同催化的结果。
M。
488 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
图2.双氨乙基、双胍乙基氮杂冠醚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3.吡啶桥联的双三氮杂冠醚衍生物金属配合物~“双核协同催化切割,,DNA
以三氮杂冠醚、2,6-二溴甲基吡啶为原料,经四步合成了吡啶桥联的双三氮杂冠醚衍
生物及金属配合物。研究它们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凝胶电泳色谱研究在生理条
件下双核和单核锌配合物切割质粒DNA的活性。动力学数据表明,双核锌配合物浓度为
0.01
mM时切割DNA反应的一级速率常数为O.136旷1,将生理条件下非催化的DNA裂
解反应速率提高了107倍。双核锌配合物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单核锌配合物的DNA切
割效率提高了3倍,这是由于刚性桥联的双冠醚配合物中两个金属离子中心双核协同催化
的结果。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双核锌配合物对人类白血病HL尚0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作
用,其IC50值为2.54×lO_6M。
。
弋、Ⅻ,
巷
口带一
图3.毗啶桥联的双三氮杂冠醚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