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刚性框架的实验应力分析.pdf
半刚性框架的实验应力分析
孟德亮引,陈英杰l,王明义2,李磊2
(1.口燕山大学建工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2.口昌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北昌黎066600)
摘要:本文对于半刚性框架进行了实验应力分析,给出了半刚性框架结构在拟动力荷载下的静态和动态的应力分布情
况以及变形性能和反弯点分布特性。
关键词:半刚性框架;实验应力分析;拟动力;应力分布;反弯点
1 引言
梁、柱反弯点是钢框架内力分析的关键点,其位置直接影响到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内力分析。
传统的钢框架分析设计都假定梁及柱是完全刚性的或是理想铰接的。虽然这些假定使分析设计过程大大简
化,但实际上,钢框架梁和柱连接应归结为半刚性连接llJ(刚度和强度介于铰接和刚接之间)。当遇到半刚
接连接情况时,传统的钢框架分析设计中所假定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了。实验表明,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全
部连接形式所具有的刚度,都处在完全刚性和理想铰接这两种情况之间。这样我们理论计算的反弯点位置
就与实际分布位置不符。为此,在实际工程中就必须对半刚性连接问题给予考虑。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先按
刚性连接的框架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然后将梁端与跨中弯矩进行适当的调幅处理,人为地将梁端负弯矩降
低一些,而跨中的正弯矩值相应的提高一些。另一方面,对于钢屋架结构的计算模型一般采用桁架结构,
各点均为铰接,即节点不具有任何抗弯刚度,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一般钢屋架是由各种不同截面形式
的构件通过节点板经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连接而成,节点在不同程度上总是能够传递一定的弯矩,而且有时
节点的抗弯刚度还是比较大,节点的刚度直接关系到结构反弯点位置。因此目前的解决方法都不能很好的
反应实际情况。
半刚性连接具有承载性好,构造简单,施工快捷,质量比较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同时具有较好的耗
能能力,能够消耗一部分地震荷载,又可节省节点的用钢量,这使得半刚性连接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
连接方式‘21。
本文以实验研究来确定半刚性连接的钢结构框架在拟动力荷载下的受力性能。
2试验的目的和试件的设计制作
试验由材料性能试验和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在拟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试验两部分组成。
试验的目的:
(1)研究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结构在拟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2)研究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结构在不同组合动力荷载作用下反弯点位置与理想计算的误差;
(3)为有理论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1()2.∞163.c(Ⅻ)
作者简介:}孟德亮.1978.10,男。河北人.助教。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力学的研究(E—Mil:mcn“t.i
陈英杰,IgSI.H,男,黑龙江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板的能量原理及其应用
王明义,197H,男,河北人,助工。学士,主要从事建筑质量的监督
李磊.1977.男,河北人.助工.学士.主要从事建筑质量的监督
·I.349·
实验装置和加载方案:
半刚性钢框架性能试验的加载装置简图如图;所示,试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沟上。两个柱的顶部
中心各有一伺服器施加一集中荷载,垂直布置的两个伺服器所能施加的最大载荷为500KN。为了满足荷载
始终垂直,并保持它的作用点在实验过程中不变,在伺服器与钢梁连接处特定制了一套轴承装置。并且在
伺服器加载端有一个铰,这样就能满足上面所提要求。垂直载荷的大小由控制台控制。
图1加载装置简图
试件的水平荷载也由伺服器施加。水平布置的伺服器所能施加的最大荷载为IOOKN,其伸缩的范围
±250mm。其一端由支座固定在反力墙上,另一端与钢框架连接。伺服器的缸体用一吊钩悬挂在反力梁上,
以克服其自重,从而保证了伺服器的水平位置。水平载荷的大小根据在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微机中提前输
入的载荷波自动加载。
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结构在拟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参数测试主要包括位移测试和应变
测试。框架的位移测试由布置在梁端的百分表测量,并且液压伺服器能自动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框架位移及
其所施加的水平荷载值,分析时可将两个数据相比较,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变测试时,应变片布置在各部件的主要应力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用防护服的染整复合工艺研究.pdf
- 医用防护服织物结构与透湿量的研究.pdf
- 医用高分子夹板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的镇痛效果评价.pdf
- 医用高分子绷带在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足中的应用(附47例报告).pdf
- 医疗供气系统的质量和安全管理.pdf
- 医疗卫生的计量工作在开拓创新中与时俱进.pdf
- 医疗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和实现.pdf
- 医疗垃圾焚烧飞灰熔融的实验研究.pdf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pdf
- 医疗废物焚烧过程脱硫机理和试验.pdf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