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第05章+机械零件中的载荷、静应力和变形.pptVIP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第05章+机械零件中的载荷、静应力和变形.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3.统计平均剪应力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又称最大形变能理论) 此理论认为虽然最大剪应力是危险状态材料屈服的主要原因,但其他斜面上的剪应力也对屈服有影响,所以应该用一个既反映主要因素、又考虑次要因素的物理量来表示材料的屈服强度,这个量叫做统计平均剪应力。这是与最大剪应力理论同样适用于塑性材料的强度理论。在复杂应力、二向应力和弯扭组合状态条件下,其计算式分别为 * (5.20) (5.21) (5.22) * (5.22) 对比式(5.19)及(5.22): 上述强度理论并没有考虑温度、动载等影响,因而只能用来计算零件或构件在常温、静载下的强度。 (5.19) 可以看出按第四强度理论求出的计算应力比按第三强度理论要小一些。 因此在同样材料和安全系数相等的条件下,可以得到较为轻小的结构。不过在设计实践中,对于塑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往往是根据使用经验应用不同的强度理论,并给出相应的许用应力值。 * a σp 5.3机械零件的变形 5.3.1 材料的变形 图5.7表示Q345钢拉伸试验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即?-?曲线。 1.变形曲线 图5.7 Q345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O σ ε b σs c σB d e ε2 ε1 其弹性阶段为o~a。 屈服阶段为a~b、 强化阶段为b~c、 局部变形阶段为c~d。 a、b、c三点的高度分别代表比例极限?P、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 * 图5.8为五种不同材料的?-?曲线的比较, 图5.8 几种材料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O σ ε 1 2 3 4 5 其中16Mn钢的上述四个阶段都很明显;铝合金和球墨铸铁没有屈服阶段,但其余三个阶段较明显;锰矾钢只有弹性阶段和强化阶段,没有屈服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塑料则没有弹性阶段。 l—锰钒钢; 2—Q345钢; 3—铝合金; 4—球墨铸铁; 5—塑料 *   以Q345钢为例,在拉伸试验时,当拉力较小时,在弹性阶段卸载,变形按原来加载时的?-?直线下降,变形完全消失,恢复原来尺寸。但当拉力较大时,如超过弹性阶段后,变形将无法完全恢复。 *   例如在图5.7上的e点处卸载时,?-?的关系从卸载时新的屈服极限e开始沿着与弹性阶段同样斜率的直线下降,不能完全恢复原来尺寸。其恢复的部分(?2-?1)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部分(?1)为塑性变形。重复加载时,则沿卸载时的?-?关系的直线上升到新的屈服极限,这种现象叫冷作硬化,它提高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降低了其塑性而使其变脆。有些零件利用冷作硬化原理提高强度,如弹簧的强压处理,轴的滚压强化等。 a σp O σ ε b σs c σB d e ε2 ε1 图5.7 Q345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   在强度设计时,多数零件不允许有塑性变形。但是,有些零件允许在局部有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工作。 * 2.变形量计算 (1)拉伸或压缩变形 (5.23a) 或 (5.23b) 式中,?l-伸长量或压缩量mm;    F-载荷N;    l-杆长mm;    A-杆截面面积mm2;    E-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 图3.9 拉伸和压缩变形 F F F F 杆件拉伸时的伸长为 如图3.9所示, * (2)扭转变形 (5.24) 式中: ?-扭转角,rad; J-圆形截面的极惯性矩m4; J=?d4/32?0.1d4,d为轴径; G-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Pa; T-转矩N·m; L-轴长m。 图5.10 扭转变形 如图5.10所示, φ T T L 由式(5.24)可得单位长度扭角为 (5.25) 圆杆扭转时的转角为 * 结构与受力情况如图5.11。   常用的弯曲变形计算方法有莫尔图解分析法(又称虚梁法)和叠加法。 莫尔图解分析法 图5.11 弯曲变形示意图 (3)弯曲变形 ymax x F b a L θ1 θ2 * 可查得端点转角?的公式为: 最大挠度ymax的公式为 式中,E-材料的弹性模量; Iy-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最大挠度位于 处。 (5.26) (5.27) *   如果载荷比较复杂,往往不能直接从表上查得转角和挠度的公式。则需用叠加法计算。   当同时作用有几个载荷,可以把载荷分开考虑,然后将每种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