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训练版】.doc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训练版】
一、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二、设置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同时,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即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论点的数量以三到四个为宜,即分而有度,分得开;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即分而有美,排得顺。
三、分解论点的角度与方法
写好议论文,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合适的写作角度来设置好分论点。从那些角度来设置分论点呢?常见的方法如下:
1、并列式横向分解
(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适用名词性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富含一种哲理。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
例1:话题“宽容”。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分论点一: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分论点二: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分论点三:学会低头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再如要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办法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分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分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分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中心论点:学会欣赏别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分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分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
分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追问结果法——即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题,去推想这一行为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影响。
例1:放飞心灵。
①放飞心灵,可以成就大业;②放飞心灵,可以潇洒人生;③放飞心灵,可以重燃希望。
(5)追问对象法——即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转化成一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再看这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可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把相关的人或事作为主语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珍惜拥有。珍惜拥有的亲情;珍惜拥有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