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doc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上清片治疗,观察组接受雷贝拉唑+莫沙必利+上清片治疗。应用Synectics Digitrapper便携式pH监测仪和Syn-ectics Bilitec 2000胆汁监测仪进行食管内24h动态pH和胆汁监测,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反流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咽异感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可伴有咽异感症,两者具有相关性,给予抑酸治疗后疗效满意,说明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是咽异感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咽异感症;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抑酸治疗
咽异感症在临床上又称为癔球症,患者咽喉部多有紧缩感或者异物感,自觉喉咙处粘有树叶、团块、碎屑以及毛发等物,但查体示咽喉以及邻近器官并无器质性病变,因此被纳入功能性食管疾病分类。咽异感症患者不仅表现出咽部异物感,同时也有较大几率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临床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二者的关系。本研究探讨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与罗马Ⅲ标准关于GERD的诊断标准相符;(2)伴有烧心、反酸以及呃逆症状;(3)无食管、咽喉或者邻近器官器质性疾病。(4)排除精神因素,恶性肿瘤,茎突过长等因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61岁,平均(43.5±6.1)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3.5±1.0)年。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42.5±3.5)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3.6±1.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睡时床头抬高15~20cm,睡前2h内避免进食,白天进餐后避免立即卧床,尽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对照组给予上清片(鞍山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次2片,bid;观察组接受雷贝拉唑(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美里工厂,+莫沙必利(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清片(鞍山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雷贝拉唑给药剂量为10mg,qd,晚餐前口服;莫沙必利给药剂量为5mg/次,tid;上清片用法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监测方法
应用Synectics Digitrapper便携式pH监测仪和Syn-ectics Bilitec 2000胆汁监测仪进行食管内24h动态pH和胆汁监测,检查前禁食8~12h,将校准的pH电极和胆汁监测光纤探头自鼻腔插入,置于食管下括约肌上方5cm处,开始记录。经计算机软件分析pH图形,以Demeester pH4.2%为病理性酸反流,以胆红素光吸收直≥0.14为病理性胆汁反流。
1.4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与咽异感症疗效。胃食管反流评判标准,痊愈:食管炎消失;好转:炎症明显改善;无效:炎症无改善甚至加重。咽异感症评判标准:痊愈:患者咽部异感、水肿以及充血症状消失;有效:镜检提示咽喉部病变改善,咽部异感症状明显好转;无效:镜检提示病变无改善,咽部异感无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60例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患者中24例(40.0%)患者咽异感症同时伴有明显嗳气、烧心等消化道症状,24h食管胃动态pH值4,多数伴慢性干咳、频繁清嗓等,症状于直立位时加重,平卧位时减轻,10例既往有上消化道疾病史或上腹部不适史。咽异感位于胸骨上窝或胸中,部位恒定,症状时好时坏。喉部检查表现为杓区及黏膜充血、红斑、苍白水肿及声带慢性充血渗出等。胃食管返流性疾病患者中咽异感症发生率较高,两者具有相关性。
2.2两组患者食管内24h动态pH和胆汁监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反流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