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寇准:丞相莱公功第一.doc
寇准:丞相莱公功第一
在传统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吏部天官”寇准,他足智多谋、风趣幽默,经常搞得皇帝、王爷、大臣们哭笑不得,却又离不开这个“老西儿”(旧时北京民间对山西人的戏称)。1997年,葛优在古装轻喜剧《寇老西儿》里面成功地塑造了聪明正直、不畏权贵的峡谷县令寇准,于是寇准作为正面喜剧角色的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回归正史,会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寇准与艺术形象“寇老西儿”有着很大差距。历史上的寇准不像评书、电视剧里那样风趣,也不是“审过葫芦,问过黄瓜,打过城隍,拷过地瓜”的断案高手,他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在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有很大的影响。
一、《宋史》中的寇准
据《宋史?寇准传》的记载,寇准十九岁就高中进士,这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的事情。当时宋太宗喜欢“面试”新进士,看到年轻的考生,往往将其黜落。寇准年未弱冠,大有被黜落的风险。有人劝他虚报年龄,寇准回答:“我正处于进取之时,怎么能欺骗皇上呢?”当然,寇准并未因此失去进入仕途的机会,他中进士后,先后做过两任知县、一任通判,官声甚佳,故被调入朝廷,在主管财政的三司工作。宋太宗下诏求直言,寇准应诏上书,说了很多关系朝廷利害的话,太宗对他很赞赏,提升为枢密院直学士,并让他管理部分官员的选授事务。不久又晋升他为枢密副使,跻身执政之列。这时的寇准年方而立,却已出任朝廷要职,堪称政坛上的一颗
新星。
宋太宗去世后,其子真宗继位。真宗早就有意重用寇准,但寇准性情刚正,真宗担心他和同僚相处不来,一直拖到景德元年(1004),才下诏拜寇准为相。这一年,辽国多次派遣小股骑兵滋扰宋朝国境,但又不与宋军正面交战。消息传到朝廷,寇准说:“这是辽国派来麻痹我们的,请把精兵强将派到要地镇守,以防入侵。”当年冬天,辽军果然大举攻宋。
面对辽军入侵,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以避之,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则主张入蜀。真宗就此询问寇准的意见,寇准回答道:“这是谁给您出的主意?应该将其处死!如果御驾亲征,辽军自会遁去;纵使不亲征,我军长期坚守,使其师老无功,仍然能够取胜,为何要远去楚、蜀之地?一旦人心摇动,敌人乘虚深入,天下还能保得住吗?”真宗听了寇准的意见,决定“御驾亲征”,前往
澶州。
到了澶州以后,宋真宗又犯了犹豫不决的毛病。当时澶州有南北二城,中隔黄河,真宗驻扎在南城,不敢北渡,寇准与大将高琼一起,极力劝说真宗渡河。真宗被二人打动,率领亲军卫士登上北城的城楼。当他的仪仗出现在城上时,宋军士气大振,“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城下辽军则相顾失色。此后,真宗命寇准在城上主持军事,寇准号令严明、军法整肃,获得了将士们的信服。宋军坚守十几天后,辽国大将萧挞览中弩阵亡,辽军士气日渐低落,终于写密信来求和。此时真宗已经厌战,希望尽快结束战事,便派近臣曹利用到辽军议和,并吩咐道:“只要我方支付的银、绢合计在一百万以下,都可以答应。”寇准则对曹利用说:“虽然已有旨意,但你答应辽国的数额不得超过三十万,过了这个数字,回来我就将你斩首。”曹利用果然以三十万的条件定约而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局势从宋朝要仓皇迁都到能够逼迫辽国议和,寇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真宗的宠臣王钦若却是寇准的政敌,他在真宗面前攻击寇准,说在澶州之战中,寇准是以真宗为“孤注”,只不过侥幸没有赌输而已。真宗本来就对澶州之役心有余悸,于是便日渐疏远寇准。景德三年(1006),寇准被罢相,出知陕州,王钦若则升为同知枢密院事,晋身执政之列。此后,寇准虽然又有两次重新入相的经历,但在政坛上的影响力却不复从前了。
天禧四年(1020)初,宋真宗突发中风,皇后刘氏逐渐参与到政事中来。寇准此时恰任宰相,向真宗单独奏事,请求以皇太子(后来的宋仁宗)总知军国事,不料事情泄露,寇准遂被罢相,改官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内侍周怀政图谋拥立太子即位,以寇准为相,剥夺刘后执政的权力。事发后,周怀政被处死,寇准也被连累,先是被贬为道州司马,后又贬为雷州司户参军,不久即卒于贬所。寇准去世之后归葬洛阳,灵柩到公安县时,当地许多百姓折下竹枝插在路边,挂上纸钱焚烧,以寄托哀思。据说,这些本该枯槁的竹枝竟然活了下来,长成一片竹林,当地人称为“竹林寇公祠”。寇准生前得人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应当如何评价寇准
早在寇准生前,时人对他就有很高的评价。与他同登相位的毕士安曾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杨亿作寇准拜相诏书,说他:“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毕士安、杨亿固然都与寇准友善,但他们对寇准的称赞并没有过度的揄扬。景德元年的澶州之役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澶州之役前,宋朝对辽国将要入侵已有察觉,前述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