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你个人信息安全.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安全?看看这些经验 2015年02月10日 09:25:5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重安全,看看这些经验 ????1)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例如所用用户名、密码等尽可能跟自己个人没有关系,让他人不易猜到。 ????2)各处密码尽可能各不相同,防止受撞库所害。要做到这点有难度,专家建议的做法是设定一套统一规则,然后在各网站稍加区分。例如在京东的密码里加入jd,网易的密码里加入163。 ????3)永远不要点击不可信的网址链接。很多短信诈骗都是因为机主点击网址后手机中毒所致。 ????4)不要扫描无法确认安全性的二维码。二维码相当于图形版的网址链接,近来,通过二维码传播的病毒呈加速上升趋势。 ????5)公共场所,不可信的免费Wi-Fi千万别联。不法分子会在公共场所搭建不设密码的Wi-Fi,手机用户一旦连上,信息和资料就可能被盗取。 ????6)不要通过不可信的渠道下载手机应用。别觉得安装个软件而已,有问题卸载就好。一旦装上恶意程序,你的钱和个人信息可能马上就没了。 ????7)关注网络安全相关新闻,看到有网站发生信息泄露,及时修改自己的密码;看到他人受骗的遭遇,避免自己上同样的当。 ????8)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你也许不会受电话里的骗子欺骗,但父母可能会,拿着你手机玩耍的小孩子会。 ????9)如果使用苹果手机,不越狱会安全很多。(记者王京雪) 伪基站、专业设备监听、手机遗失是最困扰客户的三大安全隐患。   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称,据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除去睡着的8小时,差不多6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更有网友调侃道,“手机成为了我们最亲密的人,比婚外情还危险!”看似一句玩笑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是随着国外某著名品牌手机频频爆出信息漏洞,加重了人们对手机信息安全的担忧,上海一些机关公务员纷纷更换国产加密手机,而枣庄市也有不少公务员开始更换国产加密手机,以规避信息泄露的风险。   手机免费软件或藏陷阱, 是谁“出卖”了我的隐私?   某些手机软件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也窃取了用户的隐私。近日,家住市中区的王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因为孩子身体不适,自己就用手机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第二天却莫名接到济南某医院的咨询电话,让王女士不禁感到纳闷,“我的手机装了两张卡,卡2是上网卡,从来不用它打电话,甚至连自己都记不住卡2的号码,但是卡2却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当时我就怀疑,我的信息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当王女士再次拨通济南某医院的电话试图了解对方是如何获知自己手机号码时,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清楚,王女士或许是在浏览网页时留下了自己的号码。“我自己都记不得卡2的号码,怎么可能把号码登记在网上呢?”由此,王女士更加怀疑是自己手机上的某些软件将自己的信息卖给了某些商业网站。   手机软件安装看似免费,却有可能悄悄地将用户个人信息卖给第三方。据媒体报道称,美国电子安全公司“侦探墙”(snoopwall)警告说,不少人在手机上安装了手电筒软件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一些手电筒软件会把手机位置、使用者具体信息、联系人甚至短信内容等偷偷发送给市场研究公司或广告公司。若是下载了由犯罪集团或黑客编写的手电筒软件,用户的银行账户就要遭殃了!   据记者调查发现,市民所下载的日常生活所需的软件中,多达40余款软件可以获取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短信记录、地理位置等信息。以记者自身为例,打开360安全卫士软件隐私权限管理可以看到,有37款软件可获取联系人信息和通话记录,有31款软件可以获取短信记录,45款软件可以获取位置信息,28款软件可以获得拍照信息,看到这里记者自己都感到愕然,有没有一款手机能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   然而,前不久的一则信息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安全公司、手机厂商和用户十分关注,就连三大基础运营商也卷入其中—这就是上海部分公务员开始陆续更换中国电信CDMA制式加密手机的事儿。舍弃外国某著名品牌手机反而选择国产手机,一个小小的国产手机的功能宣传,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加密手机真的能“加密”吗?   三大运营商中 目前仅有中国电信能提供加密服务   电影《007》中曾出现过这一幕,后台有个特殊指令,手机一旦落入他人手中,再次开机时会与特殊指令链接,里面的所有信息会自动删除,手机瞬间成为“废品”,很多人从电影中开始熟悉加密手机,然而这并不是虚构的。随着上海公务员陆续更换国产加密手机,不少人开始对加密手机有了新的了解。   手机上一般都会安装防护软件,有必要换加密手机吗?对此,不少人开始质疑电话加密手机只是运营商推出的宣传噱头。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电信枣庄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经了解得知,和常见的防护软件相比,加密手机要更深层一步。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