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八个切入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一、从题目切入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试题的重要切入点。?题中的“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和内容。因此,打开试卷后,千万不可忽视对它们的分析。 【例1】(2006年四川卷)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一种竹子。此处代指竹杖。 【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解题思路】题为“夜归”,作者用它统摄全篇,揭示了时间是“夜”,事件是“归”,对象是一位归家的游子。既然夜已“深”了,这位游子还要拄杖而行忙于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 ? 【例2】 书???? 愤??? 陆? 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书愤”的意思是什么?“中原北望气如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参考答案】 “书愤”抒发的是杀敌灭虏的理想破灭后产生的愤疾。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想要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 【习题1】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有人说,这首诗写的都是些自然景色,没有一字写“倦”,题为“倦夜”,是否有点不妥? 答: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起到什么作用? 答: ? 【习题2】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问】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 答: ? ? ? 二、从注释切入 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常常起到暗示思想内容或降低解题难度的作用。阅读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1】 绝句二首(之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阅读注释,我们得知,诗人经历了颠沛流离奔波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定,心情安适。因此可以回答说,这首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春风送暖,花草清香,燕子繁忙地衔泥筑巢,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好一幅明静绚丽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的思想感情。 ? 【例2】(2003年上海卷) 望 海 楼①? ??米 芾 ?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四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问】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 【参考答案】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解题思路】利用注释中对“望海楼”及“铁瓮”的解释,我们就会明白,原来“望海楼”就在“铁瓮城”之中。诗歌起笔写了“铁瓮城”的高,当然是为了烘托“望海楼”的高峻了。 ? 【习题1】 离思五首(其四)?? 元? 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本诗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取次:任意,随便。 【问】诗中前两句借“沧海”“巫山”比喻了什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 ? ? 【习题2】(2006年江苏卷) ???????????? 鹧鸪天?? 室人降日?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⑵“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 【习题3】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作者贬居黄州的第三年。 【问】找出词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概括说明词人的情感。 答: ? ? 三、从意象切入 古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外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以,诗歌鉴赏应按照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