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牵引疗法(腰颈)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屈曲旋转快速牵引 患者俯卧,腰椎前屈,牵引时除水平牵引外增加旋转斜搬作用力,牵引在瞬间完成。 一方面可减小椎体的生理弯曲,使牵引力与脊柱轴线趋于一致和相对集中; 另一方面可使椎管容积增大,椎体后韧带紧张,同时牵引使椎间盘内压明显减小,此二力共同作用利于突出物还纳。 旋转斜搬可对脊柱产生一个外加的旋转应力,操作者以手法固定患者患部的上一棘突,使作用力点集中。 (5)徒手牵引 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最好是应用可滑动、分离的牵引床,以使摩擦阻力最小。 治疗师根据患者双髋和双下肢位置的变化而定。 患者双下肢伸直、腰椎伸展时,治疗师施力牵拉患者踝部。 患者双髋屈曲90°,腰椎屈曲,患者双下肢悬挂于治疗师双肩,然后治疗师用双臂绕于患者双下肢施力。 治疗师应用一绕于自身骨盆的环形皮带助力。 (6)自我牵引 1、徒手方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置于胸前,双手抱膝,以达到分离腰椎后部的目的。并可通过放松双手双膝,然后再度重复的方法间歇进行。 不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自我牵引 2、“攀单杠”牵引:双手拉住单杠,双足离地悬空,或不离地,双膝屈曲,利用自身下坠的重量产生牵引作用;或选择高矮合适的门框,先借助小凳,使身体悬空,并可以像在单杠运动那样做前后摆动动作。每日进行2-3次,每次进行数分钟。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壮年男性患者,或有轻度椎间盘退化,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可预防下腰痛的发生。 5、注意事项 (1) 牵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咐其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对进行屈曲旋转快速牵引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最好与骨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损伤。 (2) 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肉放松,腰椎管截面扩大,利于症状的缓解。 5、注意事项 (3) 最好在牵引前或牵引同时进行腰部热疗,以增强疗效。 (4) 胸背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要扎紧,但胸部固定带不应妨碍患者正常呼吸,同时应注意不应卡在腋窝,以免引起臂丛神经损伤。两侧牵引绳应对称,拉紧度一致。 (5) 高龄或体质虚弱者以轻度牵引为限。 (6) 牵引后应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数分钟后再起身。牵引治疗期间需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三)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康复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此外,颈椎牵引亦可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的固定和整复。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颈椎牵引的作用 3、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颈椎牵引方法 5、颈椎牵引参数的选择 6、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仪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及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弱,加之活动频繁,有些人因职业关系颈椎长期维持固定姿势,故颈椎间盘、颈椎及其附属结构容易发生退行性变。 1、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 颈椎间盘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3) 颈椎周围组织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1) 颈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 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窄,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近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 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方及侧方突出。 其中第4,5及第5,6颈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2) 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至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 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第4,5,6及第7颈椎椎体。 (3) 颈椎周围组织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可使得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脊髓型颈椎病。 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神经根型颈椎病; 压迫或刺激椎动脉—椎动脉型颈椎病; 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4) 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水肿和炎症可引发或加重神经症状。 2、颈椎牵引的作用 (1)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 (2)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同时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外突组织不同程度的减压。 (3)开大椎间孔,使椎间孔中的神经根和动、静脉所受压迫、刺激得以缓解,甚至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也有可能得以松解。 2、颈椎牵引的作用 (4) 牵开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错位关节和椎体的滑脱及曲度异常。 (5) 使椎动脉伸展,变通畅。 (6) 固定、制动,使颈椎骨折、脱位固定和整复。 3、颈椎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颈椎牵引常作为首选疗法广泛应用于神经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