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自杀文化 安凤仪 日本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人们总认为失业、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是导致日本人自杀高发的主因,但并未发现,日本的自杀高发还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 “自杀”已成为一种文化,而且早已渗透进了日本国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日本国也在制定应对政策,但最根本的是教育上树立人文思想,使人们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 自杀森林 树海是日本富士山脚下的一片森林,树海受到自杀者的青睐,因此又被称为“自杀森林”。 鸟瞰“自杀森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超过500人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趋势被认为始于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一本小说——《萧瑟树海》。 在书中,两名主人公全部选择在树海自杀。《萧瑟树海》出版以后,日本有数百人在树海的树林中上吊。 据报道,树海森林茂密,即便是大中午,找到一块完全被黑暗包围的地方并非难事。除了尸体和自制的套索,森林中到处是珍惜生命的标语,比如“生命宝贵!请三思而后行!”,“为你的家人想一想!”,“如果在此自杀,熊会将你的身体咬得稀巴烂。”在20世纪70年代,树海自杀问题引起日本全国上下的关注。 日本自杀率高的原因的有什么呢? 首先,1998年,日本跌入泡沫崩溃后的一个谷底,那年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破产,著名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倒闭,当年的自杀人数一下子增加了8000人,超过了3万人。那以后,日本经济继续下滑,自杀人数也从未下降到3万人以下。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自杀人数达到3万2249人。 工作拼命是日本人重要的“标签”之一。日语中有个词叫“一生悬命”,就很贴切的表达了日本人对工作的态度。但长年累月的加班,超过极限的工作压力,让很多日本人病魔缠身、精神崩溃,生不如死。日本上班族每天上班提早到,晚上11、12点还不回家的比比皆是,忙的时候,很多人干脆睡在办公室。看上去很有精神,实际上外强中干,抽屉里满是提精神的药物。由于积劳成疾,压力巨大,一些人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这些人在自杀者中占很大比例。 校园暴力,日文称为“いじめ”,指的是“仗着肉体、精神或立场上的强势,对较弱势的一方施予暴力或造成对方不愉快的行为,甚至是足以构成暴行罪、伤害罪、侮辱罪、胁迫罪等犯罪行为。”电影《告白》曾把相关内容编写到剧本里,真实社会中,日本小学生因遭校园暴力而自杀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近日更传出有校长因为校园暴力问题而自杀,可知校园暴力问题在日本社会中的深刻性。 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很严重,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40年的数据显示,9月1日是日本未成年人自杀最多的一天。当漫长的暑假结束,一想到即将回到校园面对欺凌,很多孩子不堪重负,选择自杀。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面积与中国云南省差不多。在这个岛国上,地震、台风、海啸、火山频繁爆发,一次又一次毁灭性地打击着生存在这里的日本人,日本小地震一年1000多次,中地震10年一次,大地震50年一次。他们灵魂深处充满了生与死的纠葛:他们渴望生,但也美化死;他们一方面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抗争,另一方面亦以惊人的冷静敬畏宿命。 日本人认为,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文学的诱导性无疑在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日本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不管多坏的人,一旦死亡就清白了,而且人死都会变成神佛。绝大多数日本人觉得,有人尽管生前做了很多坏事,犯了很多错误,一旦死了,他的罪行和错误就一笔勾销了。 在日本文化和历史核心中,本身就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的传统。日本人崇尚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的行为。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慷慨凄凉的满足。 “死亡是生命最高的虚无,因此死亡代表了一种精神的美和灵魂的升华。” 日本文豪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都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更有甚者如日本小说家太宰治,曾五次尝试自杀,可谓终其一生都在实践自杀美学。在某些艺术家的逻辑思维里,死亡代表了一种诗意般的精神方式。在日文里悲哀与美是形同的词。 【自杀美学】日本人爱樱花,爱它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落,爱它在最绚烂的时刻死亡。这种悲剧式的审美与自杀在内涵上有暗合之处。 2011年5月,日本JR北海道铁路发生脱轨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在处理完事故后,JR北海道公司的社长中岛尚俊还是选择了自杀。耻感文化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无法忍受“耻感”的人,只能走上自杀的道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6)2322A-II-1】高速铁路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 跨度31.5m(直、曲线) .pdf
- 2024年二建继续教育-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必修)1、2答案.docx VIP
- 2024-2025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习题试卷第三章章节测评(解析带答案版).doc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pdf
- 部编版六年级毕业作文总复习指导(名师作品).ppt
- 产品上架与下架操作指南.doc VIP
- 《你好!法语1》练习册答案.pdf
- 日本的设计文化.ppt VIP
- 甲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收发文件管理制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