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CD电极导线的选择:单线圈还是双线圈?教学课件.pptVIP

ICD电极导线的选择:单线圈还是双线圈?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D电极导线的选择: 单线圈还是双线圈? 宿燕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CD金属外壳(can)表面积大,其成功除颤的能量比其他电极低,故can均作为一个除颤电极。 相对于脉冲发生器的功能,电极导线问题往往被人忽略。 两组的DFT数值无明显差异性 63位患者的130次的VF事件,全部正确的识别并终止 前瞻性研究27例ICD患者 对每位患者分别进行3种不同电极导线极性的DFT测试: 右室线圈-机壳 右室线圈-机壳与高位上腔静脉线圈 右室线圈-机壳与低位上腔静脉线圈 不同的上腔静脉线圈位置对DFT的影响 结 果 例数均较少,100例 多数显示两者DFT之间存在差异,单线圈略高于双线圈。其他显示无差异。 差异数值在2J左右。多均15J。 作者认为:DFT的数值都在有效安全范围之内。 二者之间DFT的差异几无临床意义。 目前尚缺乏大规模有关两种导线利弊比较的临床证据。 现有的研究结果至少显示应用单线圈除颤导线是可行的、可靠的。 年轻、心脏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更加倾向于植入单线圈除颤导线(术后更换比例高)。 加用上腔静脉线圈后DFT有所下降。 上腔静脉线圈的位置对DFT无影响。 38±4 (P0.01) 8.5±4.2 (P0.01) RV-can+低SVC 42±5 (P0.01) 8.9±4.2 (P0.05) RV-can+高SVC 54±9 11.2±6.6 RV-can 电极阻抗(Ω) 存储能量(J) Gold M.R. et al.: Optimization of transvenous coil position for active can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s; JCE, Vol.11,No.1, January 2000. 双线圈与单线圈除颤导线DFT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概括 Clin Res Cardiol, 2012 ---Dual –versus single-coil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lead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 online:Clin Res Cardiol. 2012 总 结 现有证据表明单线圈与双线圈除颤导线相比对术后电击成功率方面无区别。 单线圈导线的DFT多比双线圈高2J左右,阻抗偏高,但应无明显临床意义。 单线圈导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拔除、血栓形成等)明显优于双线圈导线。 总 结 Single coil or dual coil in ICD, Which is better? 内 容 为何我们一直沿用双线圈除颤导线? 双线圈除颤导线所面临的问题 单线圈除颤导线的优势和安全性研究 为何我们一直沿用 双线圈除颤导线? 除颤时要求最终穿过心肌的电流密度足够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ICD导线及放电方式(尤其是国内): 使用双线圈除颤导线 右室电极、上腔静脉电极和ICD金属外壳三者之间的组合。 已有证据表明ICD植入左侧比右侧的DFT低 PACE,1999,22:1186-1192 HVX HVB HVA B?AX AX?B HVX HVB HVA 双线圈除颤导线成为首选的原因 一贯的做法 厂家提供的产品 经验与逻辑分析: 具有更高的心肌覆盖率, 除颤成功率应能更高。 提供更多的除颤向量选择, 从而能提高除颤效率。 双线圈除颤导线 所面临的问题 不同于brady的起搏导线,ICD导线显得更加重要。 起搏 感知 不放电 误放电 ICD治疗适应证不断扩大,尤其是一级预防及CRTD的广泛使用,ICD植入量与日俱增(我国ICD2000台/年)。 除颤导线的临床问题 对990位ICD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导线故障率1.3%/年,且逐年增加, 5年生存率为85%、8年生存率为60% ,10年后的导线年故障率可达到20%1(断裂、感知问题、绝缘层损害、阻抗问题等) 1.Kleemann T,Becker T,doenges K ,vater M ,senges j,Schneider ,S, Saggau W, Weisse U. Seidl K(2007)annual rate of transvenous defibrillation lead defects i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over a period of 10 years ,circulation 115:2474-2480. 2. Transvenous defibrillation leads :high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