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教育管理对近代理想人格形塑的影响管窥.pdfVIP

民初教育管理对近代理想人格形塑的影响管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初教育管理对近代理想人格形塑的影响管窥.pdf

案文化 口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唐 瑶 摘 要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管 理也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其对近代理想人格形塑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值得后人品味探究。 关键词 民初 教育管理 近代理想人格形塑 中图分类号 (]275.1 文献标识码 A 民初时期,社会动荡 、国家危机,现实社会人格堕落,民族急切 以言状。教育家张伯苓曾大声呼吁 社“会腐败当改革之,公众利益当 呼唤形塑近代理想人格,在当时,中国教育管理也开始从传统向现 提倡之”呻。如果再不进行变革,形塑近代理想人格,国家危机将如 代过渡,在教育思想领域开始对传统固有人格畸变进行反思,一些 趋严重,国民救国刻不容缓。 教育思想家围绕中国近代理想人格形塑这一话题,开始进行深入的 民国初年,虽然也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制 ,但是,并非意味着已彻 理论诠释与实践尝试,这些人既对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格培养思想给 底化解了思想政治危机,事实上,民初时期,社会秩序依旧混乱 ,政 予继承,同时,对于西方人格教育模式也积极的借鉴,其丰富的时代 局错综复杂,外国列强威逼于外,民众陷入价值迷失之途,民族国家 内涵顺应了近代文化发展潮流,留下的历史余响意味深长。 危机则日趋严重,对此,许多有识之士都深表忧虑 ,张伯苓也指出: 一 、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现状 “政体虽更,国乱如故”,自革命以来已十三年,但是,人民仍然没有 民初时期,现实社会人格堕落,传统固有人格发生深刻裂变,个 摆脱贫穷痛苦,“实业停顿,教育破产”,世风 日下,国人忘其责任之 人私欲恶性膨胀 ,社会腐败现状每况愈下,时人焦虑之J隋甚为广泛, 所在,趋炎附势,唯利是图,军阀政客肆意妄为,“盖鲜有其人 ,为国 如此状况并不是孤立少数的个别现象,而是在现实社会各群体之中 为民族而革命”。民初严重政治社会危机,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 非常广泛,当时的 东《方杂志》曾经写道:今“ 日为国中祸乱之原者, 以及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时代呼唤变革,呼唤改变人心迷失的 不在不知有格之愚陋阶级,而在知有格而不能为人之知识阶级”。同 应对之策。因此,呼唤近代理想人格形塑之声遂趁势而起,“谋救国 时,学《衡》杂志也发表文章强调 “国中非无人才,而无人格。即有受 者,首在正人心”,国民人格关系到政治之优劣,时代呼唤人格救国, 高深之教育,具绝伦之智慧,亦甘自毁自弃而不惜”。许多人.慨叹,社 呼唤近代理想人格形塑 。人格乃人类所寺『以生,国民人格乃国之 会腐败现状每况愈下,此种现象不仅是中下层社会比较普遍,就连 支柱,人民人格之充实与健全直接关系着中国之存亡,世“虽污浊, 上流社会以及教育领域亦陷于恶习之漩涡中,流连忘返者比比皆 不一试其补救”?人格厚则国必不亡。要想挽救未来之国势,必须变 是 ,时人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此等社会如果不及早改良,就会影响 革教育,充实与健全未来之国民”。时代呼唤近代理想人格形塑。 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身处此一恶劣社会环境中,青年学生 二、强化教育管理对重塑近代理想人格的意义 思想前途实在令人忧虑。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经指出:亡“国者何亡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清末新政,都不能 其魂也,奚必列强之分裂割据而后,然中国人现时大多数丧其魂矣。 够有效地改变社会积贫积弱之窘状,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国 淫佚放荡 日趋 日下,有今 日无明日。青年处此,不大可危乎”?他希望 民素质低下,内心传统保守,优 良人格匮乏。所以,中国近代萌发教 教育管理能够重新形塑近代青年学生理想人格。 育救国思潮,教育救国核心旨在提高国民素质,挽救民族危亡,塑造 在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危机的关键时刻,一些人社会道德沦丧, 近代理想人格,以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在教育救国方面,许多的教 偏重现实功利观念,忽视道德价值,“重职业而轻人格”,利害一致则 育家、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如黄炎培指出 教“育为救 携手,利害冲突则争乱,忽视传统道德观念,不注重理想人格几乎已 国唯一方法”,胡适强调从 根“本下手,教育树人”。可见,~-,JA急切呼 成一种社会常态 ,严重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个人与国家间的种种冲 唤教育,教育救国,“重塑近代理想人格”用心甚为良苦。由于民初时 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