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窦综合征影像诊断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间韧带: 组成:由前、后两束组成。 前束纤维: 起于跟骨沟后部,跗骨管底壁前缘,附着于跟骨前距关节面和中距关节面后方,外侧与颈韧带相邻,向前上外行;止于距骨颈下方,附骨管顶壁。 前束相对于后束更靠近前内方,侧面较后束更为倾斜。前束外形呈菱形或宽阔条索状。 距骨下韧带解剖 后束纤维: 起止:起于跟骨后距关节面前方,跗骨管后外侧部,行向上内或后上内方;止于距骨后跟关节面前方,跗骨管顶壁即距骨沟的底部。 位于:关节运动轴下方,向前与伸肌下支持带内侧根相邻。 毗邻:关节囊前部紧密相贴,实为关节囊局部增厚形成,后束相对于前束更靠近后外方。 侧面:该韧带走行方向与足底平面接近垂直,部分稍偏向后。外形可呈梯形或宽阔的“V”字形。 距骨下韧带解剖 伸肌下支持带: 组成:共3个头,分别位于跗骨窦内的外侧,中间和内侧。 功能:关节的稳定性,只有外侧头能够明显影响距下关节的稳定性。 跗骨窦综合征:任何一个头的损伤都可以导致。 距骨下韧带解剖 距骨 跟骨 内侧 外侧 距下关节外周韧带: 包括:跟腓韧带、距跟外韧带和距跟前韧带,跟腓韧带将跟骨和距骨连接起来,防止跟骨相对于距骨的过度内翻和内旋。 跗骨窦内有一复杂纤维层,包绕伸肌下支持带下方的伸肌腱滑膜,起保护作用。 距骨下韧带解剖 跗骨窦: 作用:不仅是距跟关节间的腔隙,还是足踝部活动时感受伤害和本体感觉的信息源; 神经分布:所有被检跗骨窦滑膜中均观 察到大量神经元(游离神经末梢为主要成分)以及很多环层小体、高尔基小体和Ruffini小体。 跗骨窦综合征病因:由上可知,跗骨窦蕴含一庞大的神经网络,神经损伤和本体感受器功能缺失可能是跗骨窦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跗骨窦解剖 跗骨窦正常MRI表现 跗骨管、窦的冠状面SE序列T1WI(TR600ms、TE15ms)。 跗骨管韧带(短黑箭头)、颈韧带(空心箭头)、伸肌下支持带内侧束(长黑箭头)、中间束(黑箭头)和外侧束(长白弯箭头)。距骨(短弯白箭头)和跟骨(黑弯箭头)位于跟舟韧带(白楔形箭头)底面。 跗骨窦五根韧带 颈韧带:跟骨前外侧走向距骨颈部(1); 跟距骨间韧带:最内后,从跟骨斜向距骨(3); 下伸肌支持带:内(2)、中(4)、外脚(5),位于跗骨窦外侧。 距骨 跟骨 内侧 外侧 跗骨窦五根韧带 A B 跗骨窦综合征病因 外伤性: 最常见,约70%有踝关节外伤(内翻伤)史。 跗骨窦韧带结构:具有限制距下关节过度内翻作用。 足旋后损伤时→跟腓韧带首先断裂→然后颈韧带、跟距骨间韧带。 造成跗骨窦综合症主要原因:肌腱韧带损伤及关节创伤后纤维化是。 跗骨窦综合征病因 非外伤性: 约30%。 与足部畸形、痛风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关。 足部肿瘤也可引起跗骨窦综合征。 也有医源性跗骨窦综合征的病例报道。 跗骨窦综合征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窦间韧带损伤机制和窦内压力增高机制两种假说。 窦间韧带损伤:骨间韧带对于休息和活动时距下关节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容易损伤:它位于距骨与跟骨之间的中心,并居于小腿延长线上,身体重量自小腿经距骨滑车及滑车下方关节面传导至跟骨,因此距跟骨间韧带承受强大应力,极易受到牵拉和扭伤。 踝关节内翻扭伤时:牵拉颈韧带,可使窦口相对增大,距下关节内脂肪垫、滑膜等软组织发生嵌顿并瘢痕化或挛缩,从而引起疼痛 。 * * * 伸肌下支持带也提供了距下关节外侧的支撑,它的的3个头位于跗骨窦内的外侧,中间和内侧。只有外侧头能够明显影响距下关节的稳定性。然而,任何一个头的损伤都可以导致跗骨窦综合征。距下关节的外周韧带包括跟腓韧带、距跟外韧带和距跟前韧带,跟腓韧带将跟骨和距骨连接起来,防止跟骨相对于距骨的过度内翻和内旋。 * 伸肌下支持带也提供了距下关节外侧的支撑,它的的3个头位于跗骨窦内的外侧,中间和内侧。只有外侧头能够明显影响距下关节的稳定性。然而,任何一个头的损伤都可以导致跗骨窦综合征。距下关节的外周韧带包括跟腓韧带、距跟外韧带和距跟前韧带,跟腓韧带将跟骨和距骨连接起来,防止跟骨相对于距骨的过度内翻和内旋。 * 图1 踝关节矢状位像解剖:显示跗骨窦内主要含有脂肪。前外方有颈韧带。距骨后方有踝间后韧带(intermalleolus ligament)又称胫腓后韧带。腓骨长、短肌和比目鱼肌。足底开始看到小趾展肌。腓骨长肌腱位于骰骨的下方。足的背侧有胫前肌腱和拇长伸肌腱,并开始看到趾短伸肌。 图2 踝关节矢状位像解剖:在中线的位置,可以看到后方的跟腱及其前方的Kager‘s脂肪垫,、距骨后突、跟骨前突和跗骨窦。跗骨窦内有颈韧带。足的背侧有胫前肌腱和拇长伸肌腱。 图3 踝关节矢状位像解剖:开始看到中距下关节、后距下关节及其之间跗骨窦的最内端。跗骨窦内有跟距骨间韧带。在足底可以看到足底腱膜。足底腱膜的上方是趾短屈肌。趾短屈肌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