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pdf

98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与出路 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 ●杨同庆 中国的传媒业20多年来发展迅猛,报纸种类从不到200种增加到超过1000 种,期刊数量由几百种增加到超过7000种,电视台则由700家增加到3000家左右。 网络迅速兴起,我国网民数量很快将超过一亿。如此众多的传媒数量,以及十余亿 的传媒受众,使得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 一、传媒低俗化的界定及其表现 传媒低俗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市场化、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 异现象,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伦理责任、片面迎合受众低级情 趣和需要,如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注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不良倾向。 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呈抬头之势,媒体在追求“眼 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 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 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有学者把当前中国传媒业的低俗之凤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一些社会新闻和娱 乐报道细致描写淫秽情节;二是一些事故报道过于直接,场面过分血腥;三是一些媒 体热衷于明星的隐私生活和其他花边新闻;四是炒作;五是虚假;六是媚俗。据中央 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有关专家分析,这一“公害”主要表现在: ——少数媒体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 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 ——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对豪宅、盛宴、名车和其他奢侈品的炒作,或者将性 虐待等低俗的文化元素当作时尚标签加以追捧。 ——少数媒体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以追求“眼球效应”。 ——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比如,无论是中国工人在阿 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 富汗遇袭,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有电视节目号召观众通过短信竞猜。 ——少数媒体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比如,对抢劫、凶杀、强奸等报道 津津乐道,细节描写、大标题、大图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 国内外关于传媒低俗化的研究现状。对传媒低俗化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于媒 体伦理责任的理论分析和评价框架的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则的制定、完善及其国 际化,以及关于如何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mediaeducation)、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理 论探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我 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有不少传播学、新闻学专家较早关注这一问题,在翻译、介绍西 方相关理论著作的同时,也初步进行了对策研究,形成了包括一部分专著和重要论 文在内的理论成果。 尽管我国传媒低俗化问题与国外及港台地区有一定的类似之处,但由于政治经 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并不能直接照抄照搬其理论成果和相 关对策建议。国内新闻界和部分传播学专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对传媒低俗化 的苗头予以高度重视。最近几年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国内对此问题的关注逐渐 升温,主要集中于现象评述方面,罗列、归纳传媒低俗化的种种表现,初步探析其产 生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如加强部门监管、强化行业自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 育等。但归结起来,国内对此课题的研究还存在如下缺点与不足:一是对传媒低俗 化没有进行学理上的科学界定,分析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二是对中国传媒低俗化 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缺乏探讨,尤其是缺乏和国外以及港台地区传媒低俗化现象 的比较分析;三是提出的治理措施不够系统,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缺乏 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的治理对策;四是对西方新闻传播学前沿理论缺乏跟踪研究, 尤其对其传媒伦理和媒介教育理论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 二、研究相关治理对策的理论视角 当前,愈演愈烈的传媒低俗化倾向不仅制约了我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更造成 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深入研究传媒低俗化这 一社会现象的本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切实遏制这一不良倾向的蔓延,有 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其本质、产生原因和社会危害,有助于传媒从业人员与受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