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我国铸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pdf
对我国铸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田世江
(沈阳铸造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22)
【摘要】述及了循环经济对于中国铸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至关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及我
国铸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法制管理、应采用的先进技
术等中国铸造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1铸造业;循环经济;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伴随工业化的脚步,各种工厂(场)在地球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攀升、
资本赚取财富快感的升级,工业先发展国家在疯狂索取自然资源和大肆污染地球环境的同时往往
摆出一副沾沾自喜的胜利者姿态,一些工业落后国家为了追赶发达国家也不示弱地喊出“与天斗、
与地斗、人定胜天’’的“战斗”口号……。要知道,思格斯在《自然辫证法》中早就警告说:“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lo长久
以来,许多人(包括某些领导人)都不幸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似乎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种种与自然界“过不去”的事情,不时地扮演着对自然无知、蛮横、短视、
贪婪、自私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角色。其结果,不仅对自然造成了致命的伤害,而且也深深
地伤害了人类自身。痛定未必都会思痛,由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还不足以使所有人感到“末日
的来临”的恐惧,因而多存在侥幸和不以为然的心理。尽管环境问题至今也没有引起全人类的普
遍警醒,但毕竟有一些先觉者业已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着手打造拯救性命的“诺亚方舟”。当前,
全世界范围内,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地震、海啸、山洪、干旱、蝗灾、赤潮、非典、疯牛
病等灾害接踵而至,且经常来势凶猛使人措手不及。在人类不断遭到自然的无情惩罚后,人们才
刚开始感受到环境的压力,从而明白了保护和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的道理。在遭受能源、
物资紧缺的困扰和垃圾将要掩埋家园的尴尬以后,人们似乎第一次猛然发现什么叫来自自然的恐
惧!
铸造业作为机械制造工业链条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样地一面为工业文明做出贡献,
一面也在不停地污染着环境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且相比别的行业,这种环境问题的积累简直
.发展到要爆炸的程度!为了人类,为了国家、民族和后代,也是为了我们自身,作为是人皆当恪守
的一个道德底线,铸造业必须在进行生产的同时考虑与自然的和谐,被动地或最好是主动地承担
起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义务,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目前可知的一个正确选择。
1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简历
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似可分为3个阶段:①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世界上还没有系统地提
出“循环经济”这个概念,但实际生产中已经有了循环经济的萌芽,如当时进行的“增产节约”、
“学习孟泰”、“反对铺张浪费以及“三废利用”等活动。②上世纪90年代到2002年,在环境
压力普遍升高的形势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步深化。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
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和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治理环境污染开始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
理转变,清洁生产和减少消耗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世纪初,政府加大力度关停
了许多严重污染环境和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的小食品加工厂、小煤窑、小矿山、小水泥厂、小造纸
厂等等。这一阶段,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发展经济生态系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
手段。@从2003年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进入2003年,中国在不断深化循
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始加快循环经济实践的步伐,如2005年新年之初,国家环保总署从三峡
总公司等环保违规单位开刀,刮起了一阵来势凶猛的“环保风暴舻f2】,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胆敢以
身试法的单位和个人。但是,从对国内一些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调查结果来看,循环经济在
中国的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全面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
2中国铸造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铸造在中国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制造业,一直是一个严重污染环境和资源高消耗的部门,业已
在民间形成了不良的口碑。譬如,几乎无人愿意报考大专院校的铸造专业,“文革”前一般把家庭
出身不好的学生硬塞到铸造专业,现在许多院校则取消了铸造专业设置。当前,我国除少数大型
企业(如一汽、二汽等)生产设备精良、铸造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基本到位以外,多数铸造厂点生
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一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