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CT、常规MRI和DWI影像诊断研究.doc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CT、常规MRI和DWI影像诊断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常规MRI和DWI影像特征。方法 给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CT检查、常规M RI和DWI检查,测量梗死病灶平均ADC值。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的6 h之内CT和常规MRI没有明显的变化,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明显下降,2 d后梗死区ADC值随时间变化而上升。结论 CT、常规MRI、DWI信号特点结合ADC值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有助于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改变,为缺血性卒中分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CT;常规MRI;DWI影像;诊断研究
卒中是危及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仅次于恶性肿瘤,是居世界第二位的重大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达到75%~90%,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本文分析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常规MRI和DWI影像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救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患者38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23~78岁,平均年龄是(52.3±2.5)岁。临床上的具体表现有:24例患者肢体无力、偏瘫,16例言语不清,6例有意识障碍,5例头晕、恶心、呕吐,3例失明,2例大小便失禁,1例行走不便,2例饮水呛咳,1例发热。其中有20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0例患者有糖尿病史,2例患者心律不齐,5例患者有房颤。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6层螺旋CT,轴位CT平扫,层厚5~10 mm,电压120~140 KV,电流180~21 0mA。1.5T GE HDe磁共振系统,使用正交头线圈,横轴位扫描,视野24 cm×18 cm~24 cm×24 cm,层厚6.0 mmthk/1.0sp。扫描序列:DWI/EPI(TR 6000 ms,TE 86 ms,弥散梯度b值Q 1000 s/mm2,矩阵128×128,NEX2),FRFSET2WI(TR4140 ms,TE 88.8 ms,ETL 8,矩阵320×256,NEX 3),T1FLAIR(TR2036ms,TE 9.7 ms,TI 750,矩阵320×224,NEX 3),T2FLAIR(TR 6677ms,TE 125 ms,TI2000,矩阵256×160,NEX 1)。
1.3图像的分析与处理 患者的所有图像资料经两位以上的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读,将患者的DWI图像上传到影像工作站,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在缺血中心建立感兴趣区,获取ADC值,并获取图片,与对侧正常区域的ADC数值作对比。
2结果
2.1病灶部位 60例患者中,从就诊时间来看,发病6 h内来诊者13例,24 h内来诊者35例,1~7 d来诊者12例,部分病例在7 d~2 w进行MRI复查。从发病部分来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10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32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7例,分水岭梗死11例。
2.2病灶密度与信号改变 CT无异常发现18例,常规MRI表现正常9例,这些病例DWI均表现为高信号,ADC值明显减低。其余病例CT均呈现不同程度低密度,MRI为不同程度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不同程度高信号,ADC值相应减低;其中3例发病5~7 d就诊者DWI和ADC图呈等信号;9例既有DWI高信号、低ADC值病灶,又有DWI低信号、高ADC值病灶。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都清晰的将ADC图像显示到缺血中心区,并呈现出梯度的特征,不同时间患者的监测结果也是不同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分析脑梗死的病理与影像 患者在发病6 h以内为缺血期,肉眼是见不到明显的病变的,发病12 h以后细胞出现坏死,且呈进行性加重;24 h候肉眼能观察到的病理表现为:病变部位出现肿胀,脑沟变窄,脑回扁平,脑灰白质界线不清。第2 w的时候,患者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达到最大值,同时伴有液化,随后软化与坏死组织被吞噬与清除,胶质增生出现疤痕,比较大些的软化病灶出现囊腔。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不同。依据病理MRI变化的特点,将脑梗死分为超急性期(1~6 h),急性期(6~12 h),亚急性期(1 d~2 w),慢性期(14 d)。
3.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特点 比较常见的表现有:血管的密度较高,发病6 h后灰白质失去正常差异,深部核团模糊,岛带征。12~24 h出现脑回肿胀,脑沟消失。实质的密度比较低。24 h后CT为明显低密度,3~4 d后显现的非常清晰,1~2 w伴有脑水肿,邻近结构移位,占位效应达到了高峰,2 w后水肿开始减轻。
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引领学生在学会做人中幸福成长.doc
- 引领学生走进古词的氛围.doc
- 引领式教育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促进作用.doc
- 弘扬刘帅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doc
- 弘扬向警予精神,提升女性领导力.doc
- 弘扬客家童谣,传承优良品德.doc
- 张东泉:笑对人生.doc
- 张亨德:住百家新三板挂牌这一年.doc
- 张发财:写史只为娱乐,不求认同.doc
- 张宏导师的针灸治神应用.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