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电气环境安全 第一节 电气火灾概述 第二节 电气火灾预防及电热效应防护 第三节 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电气安全简介 第四节 静电防护 第五节 电磁污染与电磁兼容 电气火灾及预防——公共安全问题。 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场所电气安全——特定危险性场所的防火防爆问题。 静电防护——兼具安全和保障正常作业等问题。 电磁兼容——涉及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动植物、人的正常活动与健康等问题。 第一节 电气火灾概述 着火的必要条件:火源、可燃物、助燃剂。 一、电气火灾的火源 1、电火花与电弧 0.5A的电弧就可能引发火灾。 2、高温 1)电阻损耗。 2)绝缘损耗。 3)铁心损耗。 二、电气火灾的起因、特点与危害 (一)引燃途径 1、电弧与电火花 属于明火直接引燃。 飞溅的高温熔融金属形成二次火源的问题。 2、高温 1)软化绝缘,导致短路,引发火灾。 2)分解物质产生可(易)燃气体。 3)直接烤燃。一些物质燃点较低,如纸的燃点大约为130℃,在高温下会着火。 因此,高温不仅是火源,还可能间接导致电弧产生,还是可燃物的制造者。 (二)电气火灾的具体起因 1、接触不良。 2、过电流。 3、异常电压升高。 4、不稳定短路或接地故障。 5、绝缘缺陷。 6、铁损过大。 7、电动机机械运动受阻。 8、误操作。 9、设计选型或安装失误。 10、雷击。 (三)电气火灾的特点与危害 1、特点 分布性、持续性和隐蔽性。 2、危害 多发于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内,烟、温等共同造成伤害。已有多起群死群伤特大事故案例。 第二节 电气火灾预防及电热效应防护 主要讨论设计阶段的措施。 一、在设备与线缆形式选择上采取的措施 1、设备选择 优选无油或少油变压器、互感器,无可燃液体电力电容器等。 2、线缆选择 区分阻燃、耐火与无卤低烟三种特性。 二、在配电系统构造上采取的措施 1. 电气线路规格的选择 (1)足够的耐压与绝缘电阻。 低压系统线缆绝缘有三个等级:300/500V、450/750V、600/1000V。应根据使用环境与系统接地形式等合理选择。 中压线缆耐压有两类,I类用于大接地系统,II类用于小接地系统。以10kV系统为例: I类:6/10kV; II类:8.7/10kV。 (2)正确确定线缆相导体载流量。 充分考虑环境温度、敷设条件等对线缆表称载流量的影响。 (3)中性线截面选择需考虑谐波和零序电流,并应考虑谐波发热对相导体载流量的影响。 (4)线路的短路热稳定校验不可忽视。 2、合理设置系统保护 (1)过负荷(过载)保护与线缆允许载流量的配合。 (2)提高单相短路保护灵敏性。 因线路零序阻抗大,小截面长线路的末端单相短路电流通常较小,加上短路点非完全金属性短路因短路电流小而不能熔焊,使得短路点本身阻抗不能降低,从而导致单相短路保护经常拒动,容易引发火灾。 提高单相短路保护灵敏性的方法:加大导线截面、选择Dyn变压器等。注意剩余电流保护不能动作于相、中单相短路。 (3)充分合理使用剩余电流保护。 绝缘泄漏电流增大与单相接地故障是很大一部分电气火灾的起因,对这类故障,剩余电流保护有很好的效果。 TN、TT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都会有大于剩余电流保护动作值的剩余电流产生。 因为0.5A以上的电流才可能引发火灾,因此防火剩余电流保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