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 副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岳阳楼 - 副本.doc

登岳阳楼 学习目标: 1.背诵全诗。 2.诵读诗歌,通过分析诗歌语言鉴赏诗歌意境,学习古诗词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鉴赏诗歌意境,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称杜工部,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素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在唐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他却只能在漂泊困顿中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人生。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登高》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风沉郁顿挫,诗艺精湛,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史”。 我们高中学过杜甫的诗歌《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五)、《登高》、《蜀相》等。 2、诗歌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时年57岁的杜甫携家眷出三峡,漂泊在今天湖南湖北一带。这时距杜甫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他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完全靠饮药维持生命。十二月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今湖南岳阳市)寓居。一天,杜甫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 3、诵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个别字词含义,质疑: (个别难理解词语:坼、戎马、凭轩、涕泗)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以言诗。——周元鼎题岳阳楼 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此楼。——黄道让题岳阳楼 (二)诵读,解疑,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翻译诗句(提出不懂的字词,讨论释义)(学生小组内交流)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出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的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漂泊江湖的亲戚朋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倚窗遥望胸怀国家涕泪交流 (三)鉴赏诗歌: 1、(分析诗歌写景语言,把握景物特点及意境。) 既然“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此楼”,那我们来看看诗中诗人是如何来描写他在岳阳楼上观到的洞庭湖景象的,齐读,找出描写景物的诗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湖水的汪洋广阔,似乎包容了整个宇宙,连天地日月也宛若昼夜都浮在水面之上。诗句突出了洞庭湖水势浩荡,无边无际。) 问题:古人写诗,讲究练字,一字精炼,意境全出?。例如《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句,一个自字一个空字的嵌入,使武侯祠顿失满眼春色,变得凄清冷寂,那么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 坼、浮的赏析:“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这一“坼”一“浮”两个动词的运用,将洞庭湖水波涌连天的浩瀚与宏阔画面,一笔勾出,可谓点石成金,富于神韵。 (联系“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胸襟)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诗人用词精炼,刻画出了景物的特点,还在于它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襟怀,恢弘的气度。当然我们也不难想象,诗人自己?栖身的小船此时也漂浮在湖边,无依无靠。宏阔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诗人的身世飘零之感,融情于景。 概括画面意境: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链接高考炼字题型?。(课件) 提问:这两句诗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试做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说明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以此句为例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词)“坼”是裂开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划分。“浮”是漂浮。 (句)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地,日月星辰昼夜都漂浮在湖水之中 ,(境)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壮阔图景。 (手法)诗句寓情于景, (感情)寄寓了诗人长期漂泊无归的情感,表现了他宽广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 2、(探究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把握主旨,了解诗歌的抒情方法。) 壮景面前容易引起人内心的万丈豪情。杜甫在登临泰山时也曾壮志凌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面对烟波浩渺八百里洞庭,诗人杜甫此刻却有不同表现。他怎么了?(哭了)他为什么哭? “涕泗流”的原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面对浩瀚无边的洞庭湖,诗人触景伤情,想到了自己的漂泊人生,下面我们置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