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5中学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河北省石家庄市25中学 进一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 鄂明秋 教学设计 说 课 结 构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 材 地位 本节课上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年高考关注的学科热点,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学应该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概况、发展的特点以及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及对实业救国思想的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业救国”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这一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学生:研究性学习,即自主确立研究课题---自主搜集资料---课上表达与交流---继续研究。 教师:指导研究方法,即指导搜集资料---帮助确立研究课题---课上引导交流方向---将研究引向深入。 教学目标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就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讲,完全不用逐一展开来叙述,要抓住重点突破,如辛亥革命和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发展特点、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评价“实业救国”思想是难点,力求做到师生互动,一起化解。 教学过程展示 子 课 题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近代纺织工业在中国 张謇生平及经济思想 大兴纱厂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等方式,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专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学生根据各自特质及研究课题,自由结组,组内分工合作,完成查阅、整理材料任务,以备在课上交流。 材料三 民国成立时的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19.66万人。到1915年商会增至1211所,入会已达23.85万人。 1914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与会者超过180人,代表全国22个省的商会资产阶级,提出122项提案,俨然一种议会会议。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步入成熟。 材料四 材料一 材料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商办企业 江苏吴县苏经缫丝厂 191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制造厂 1900年上海华兴面粉厂 1915年上海申新纺织厂 20世纪初新办民族企业 请 思 考 为什么在辛亥革命后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怎样被削弱的? 国 际 国 内 辛亥革命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政治前提 欧洲列强放松控制 发展机遇 实业救国思想 指导思想 历史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货币财富积累 商品市场 劳动力市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 历 程 图 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一战期间 讨论 进步性 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爱国性 张謇认为:实业救国乃“富强之大本”;也有人认为张謇等人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据此,谈谈你的看法。 19世纪40、5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辛亥革命后 外资企业 第一批 洋务派企业 第二批 民资企业 第三批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 天津码头工人 材料四 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毛泽东 材料一 “(天津)法租界工人因法人强占老西开,又违公法,故于14日一律罢工。” ------《民国日报》1916年11月19日 材料二 “昨日法国大饭店及其他法人开设之店所佣之华人数百名,尽行罢工。法工部局之华人巡捕,亦一律不欲到差站岗。” ------《民国日报》1916年11月21日 材料三 “法界工人罢工之后,而在法人家属所雇佣之我国佣妇,亦全体告退,虽经法人增加月薪至数十元之多,亦不之顾。” ------《民国日报》1916年11月28日 据材料回答: 该次工人罢工的原因、性质是什么?分析在此次罢工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 * *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