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国中小防制霸凌手册教师版.doc(814KB).doc

信义国中小防制霸凌手册教师版.doc(814KB).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义国中小防制霸凌手册教师版.doc(814KB).doc

彰化縣立信義國民中小學校園霸凌防制規定 本校為維護學生受教及成長權益,友善校園之學習環境,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第二十四條訂定。 本規定所稱之校園霸凌事件,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用詞定義如下: 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 學生:指各級學校具有學籍、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或交換學生。 前項第一款之霸凌,構成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五款所稱性霸凌者,依該法規定處理。 本校以預防為原則,分別採取下列防制機制及措施,積極推動校園霸凌防制工作: 加強實施學生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資訊倫理教育、偏差行為防制及被害預防宣導,奠定防制校園霸凌之基礎。 每學期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或結合校務會議、導師會報、教師晨會或教師進修研習時間,強化教職員工防制校園霸凌之知能及處理能力。 善用優秀退休教師及家長會人力,辦理志工招募研習,協助學校預防校園霸凌及強化校園安全巡查。 利用各項集會、課程融入、教育及宣導活動,鼓勵學生對校園霸凌事件儘早申請調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鼓勵本校學生家長參與本校各種防制校園霸凌之措施、機制、培訓及研習,並應配合學校對其子女之教育及輔導。 校園安全規劃:為防治校園霸凌事件發生,應採取下列措施改善校園危險空間: 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等,定期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與使用情形及檢視校園整體安全。 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校園霸凌事件之空間,並依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者、教職員工生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檢視成果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前項第一款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應考量學生之身心功能或語言文化差異之特殊性,提供符合其需要之安全規劃及說明方式;其範圍,應包括校園內所設之宿舍、衛浴設備等。 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應注意事項: 加強本校教職員工生就校園霸凌防制權利、義務之認知;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活動、執行職務及人際互動時,應發揮樂於助人、相互尊重之品德。校園霸凌防制應由班級同儕間、師生間、親師間、班際間及校際間共同合作處理。 透過平日教學過程,鼓勵及教導學生如何理性溝通、積極助人及處理人際關係,以培養其責任感、道德心、樂於助人及自尊尊人之處事態度。學校及家長共同協助學生學習建立自我形象,真實面對自己,並積極正向思考。 針對被霸凌人及曾有霸凌行為或有該傾向之學生,積極提供協助、主動輔導,及就學生學習狀況、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進行深入了解及關懷。 協助本校教師啟發學生同儕間正義感、榮譽心、相互幫助、關懷、照顧之品德及同理心,以消弭校園霸凌行為之產生。 本校教師應主動關懷及協助調查學生被霸凌情形,評估行為類別、屬性及嚴重程度,並依權責進行輔導,必要時送學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確認。 校園霸凌之處理程序: 本校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以校長為召集人,學務主任擔任執行秘書,其成員應包括教師代表2人、教務代表1人、學務代表1人、總務代表1人、輔導人員3人、家長代表1人、學者專家1人、學生代表1人,負責處理校園霸凌事件之防制、調查、確認、輔導及其他相關事項。 學校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時,得視需要邀請具霸凌防制意識之專業輔導人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法律專業人員、警政、衛生福利、法務等機關代表及學生代表參加。 疑似校園霸凌事件之被霸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得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之學校(以下簡稱調查學校)申請調查;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二個月內處理完畢,以書面通知申請人調查及處理結果,並告知不服之救濟程序。 導師、任課教師或學校其他人員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即通報學務處,學務處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學校經學生、民眾之檢舉(以下簡稱檢舉人)或大眾傳播媒體、警政機關、醫療或衛生福利機關(構)等之報導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本校非調查學校接獲申請、通報、檢舉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除依校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