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我认真 1.D 2.B 3.C 4. C 5.C 6.A 7.(1)此材料最早应写于宋朝,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2)材料一更早,因为从材料一中可知指南针虽已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靠观测日月星辰;从材料二中看出当时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可见应用更为广泛。 8.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14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骑士作出了巨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 复习我扎实 一、读精析P102 “知识精析” 二、检查 1.例举宋词元曲代表人物 2.什么是瓦子?“瓦子”的出现和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瓦子出现的意义? 3.为什么在宋元朝时期人们的世俗生活会如此丰富多彩? 第七框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先读我最强 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清单P105 探究我最棒 1.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巨大的表现 2.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 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法兰西斯·培根 (英)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中国古代科技馆 火药 活字印刷术 棉纺织技术 指南针 一、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巨大的表现 二、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 火箭 1.唐朝末期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 2.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金——震天雷 元——火铳 南宋——火箭、突火枪 3.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 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欧洲,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 —恩格斯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德克 · 海德 冷兵器时代 热兵器时代 4.火药的出现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1)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使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火药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增添人们生活的趣味(如烟花爆竹)。 活字印刷的步骤: 刻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1.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受印章启示) 缺点:费工费时,不易修改,不易保存 2.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了400年。 3.活字印刷术有哪些进步与缺陷? 进步: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更为经济方便。 缺陷:容易破裂,不易着墨,因此才出现木活字,铅活字 4.元朝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 转轮排字盘有何优点? 减少了查找范围,又不必来回走动,省时省力。 “以字就人”的拣字法 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影响/意义? 降低书籍成本,大大促进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印章拓石 毕升 活字印刷术(北宋) 王桢 转轮排字盘(元代) 雕版印刷术(隋唐)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南宋:罗盘针 北宋指南针 通过比较,说说罗盘针的优点? 3.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1.指南仪器的发展情况 2.北宋时指南针被用于航海 明朝郑和下西洋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4.影响:极大提高人类航海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也大大受惠于指南针的导航。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乡可谈》 “渺茫天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北宋时,出现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黄道婆生平 松江乌泥泾人,早年流放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织技术,并改革制成一套工具(如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纺纱效率,又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给镇上妇女,织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使乌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