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学堂2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招投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
(2)施工技术指南及规程: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204-2008)》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2004)》
《有砟轨道铁路铺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南铁建设([2009]1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施工技术验收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94)》
(4)施工安全规程及相关文件: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
(6)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方针政策及其他规范、标准、规程等
(7)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1.2编制原则
(1)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
(2)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要求。
(3)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4)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6)“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
(7)指导性纲领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1.3编制范围
川藏铁路成雅段张学堂二号隧道,里程为D2K100+545~D2K101+595,全长1050m。
2工程概况
2.1基本概况
张学堂二号隧道长1050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里程D2K100+545,内轨顶面标高593.135,出口里程D2K101+595,内轨顶面标高596.290m;全隧道埋深最大处埋深约60m。其中IV级围岩线路长560m占隧道总长的53.3%,V级围岩线路长490m占隧道总长的46.7%。
2.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
旅客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
最大坡度:10.6‰。
最小曲线半径:4300m。
线间距:区间直线地段4.2米,曲线加宽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执行;车站范围5.0m。
牵引种类:电力。
牵引质量:2700t。
有配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按电力牵引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执行。
2.3工程地质特征
隧道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松软土,卵石土,坡残积(Q4dl+el)黏土,中更新统冰水堆积(Q2fgl)卵石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足(K2g),泥岩夹泥质砂岩。
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1松软土(Q4al+pl):质为黏土:黄褐色,软塑状,上覆30cm,耕植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缓坡平坦处及山间槽谷中,厚0 ~ 2m,属Ⅱ级普通土。
1-1黏土(Q4al+pl):棕红色,硬塑状,土质不均,厚0 ~ 2m,局部稍厚,属Ⅱ级普通土,分布于沟槽内。
2卵石土(Q4al+pl):灰白色、青灰色,饱和,松散,卵石粒径40~100mm,含量50~60%,磨圆度好,分选性差,卵石主要成分为灰岩、砂岩。其余充填粘土、圆砾。主要分布于段内进出口沟槽地带,属Ⅲ级硬土。
3黏土(Q4dl+el):棕红色,硬塑状,土质不均,普遍分布于测区坡面表层,厚0 ~ 2m,局部稍厚,属Ⅱ级普通土。
4卵石土(Q2fgl):褐黄、灰褐色,饱和,中密~密实。卵石含量约50%,夹少量漂石,粒径60~300mm,间夹15~25%圆砾、角砾,粒径2~60mm,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砂岩、石英砂岩,部分为强风化,少量为全风化。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呈圆棱状、次圆棱状,细砂及粉质粘土填充。厚0~25m,属Ⅲ级硬土。主要分布于隧道顶D2K100+720~D2K101+210段。
5泥岩夹泥质砂岩(K2g):棕红色为主,薄~中厚层状,泥质结构,节理较发育。质软,泥岩具弱膨胀性,具有暴露后易开裂,遇水易软化等特性,钻孔揭示:强风化带(W3)厚0~4m,质较软,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饼状,块径20~40mm、饼厚10~30mm、短柱状节长40~120mm,属Ⅳ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W2),属Ⅳ级软石。
区内未见构造形迹,产状平缓,岩层为单斜构造,代表性岩层产状:
N49~70°E/4~9°SE,代表性节理产状:N60W°/90°和N60°E/90°。
2.4不良地质
隧道区域范围内无不良地质情况,特殊岩土为松软土、膨胀岩、土。
1、松软土:质为黏土:黄褐色,软塑状,上覆30cm耕植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缓坡平坦处及山间槽谷中,厚0~2m,对隧道工程无影响。
2、膨胀岩、土:隧道区下伏基岩为泥岩,根据沿线试验资料统计,其残积黏土的自由膨胀率约35~50%,阳离子交换量CEC(NH4+)约17~26mmol/100g,蒙脱石含量M约12~17%,泥岩的自由膨胀率约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英语真题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6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解析版).pdf VIP
- 《会计基础》教案 第2课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准则体系.doc
- 4.《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docx
- 中图版地理七下期中复习提纲.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 马铃薯种传土传病害.ppt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题库5份(含答案).docx
- 四川省2021年10月自考03331公共事业管理试题.doc
-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