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pdf
医学与哲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l期总第3OO期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
刘俊荣
摘要:人文课程应成为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遵循突出重点、主辅相承等构建原则。建议将人文课程按
照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设置.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计划。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R一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2—0772{2oo6)O1—0041—03
1’|.e Setup and Advice Oil Medical Com~e Humanities Courses System L,【, 一聊 .S ∞ ofHumanities,Guangzhou Medi—
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82,China
Abstract:Humanities COLI~ should be an organic part of medial education,it needs to stand out emphasis.main and complement
linking principles,etc.We suggest humanities courses should be setup according to di~imilar courses module and should constitute
idiographic implem entary measure and plan.
Key Words:medical college;humanities cou 弓es system ;,~etup
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互结合是高等医学院 全过程。
校素质教育的关键,重新认识和估价“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 1,3 整体性原则
精神力量”并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重
用 lJ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 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问的内在规律,
现实意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是孤立于医学专业教育之外的 注重内容上的衔接性、综合性,避免重复和分科过细的情况,将
封闭系统,而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或子系统。因此. 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科群,美国哈佛
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指导思 大学医学院的《医生与病人》课程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典范。
想: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医学生的综 1.4 主辅相承原则
合素质为目标,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各门课程在内容、功
系,按照医学生的心理要素变化、发展的特征以及医学人才成长 能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
规律。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总体课程体系框架内,将人文教育与 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标明在每一模块内
专业教育相结合,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课程体系。 哪些为必修课程,哪些为限选课程、哪些为任选课程。我们不同
1 构建原则 意国内部分学者主张“以必修课为主.辅以选修课” 2的观点。
根据医学院校及医学生的特点,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 笔者认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一
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批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人
1.1 突出重点原则 文社会科学基本素质,因此必修课程不宜太多,应充分扩大学生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 选课的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隔离、自由的限制与歧视——对SARS防治的医学伦理思考.pdf
- 青岛理工大学基于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pdf
- 静态DICOM医学图像与常规图像格式的相互转换.pdf
-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的认知程度、性态度及性行为的现状调查.pdf
- 非医学专业开设临床医学概论选修课的教学实践.pdf
- 非医学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pdf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进展.pdf
- 非常教育 张永和的北京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pdf
-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pdf
- 非理工类中高职校园网建设现状及对策.pdf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