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pdf
物理学和高新技术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爿:
丁亚男 许越
(1 美国麻省州立大学生物学系,Amherst MA 01003,美国)
(2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
摘 要 “非损伤微测技术”或称 “无损微测技术”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用非损伤性的方法获取物体表面特异
性离子和分子动态信息的新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加工、物理、数学、高分子化学、纳米
技术及光学显微技术等多学科优秀成果的集成。“非损伤微测技术”可使研究人员在被测样品上获得其他技术难以
测到的生理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从而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方面产生实质性的突破。“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还可
以方便地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电生理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各种生命现
象及其本质。目前,“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已被多家科研机构、医院和制药公司所采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生物学、
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环境科学、药理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
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研究领域中与生物医学相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的应用等。
关键词 非损伤微测技术,液体离子交换剂(LIX),Fick第一扩散定律,离子/分子选择性微电极
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biolo and medicine
DING Ya.Nan2 XU Yue1,2,十
(1 Biology Department,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at Amherst,Amherst MA 01003,USA)
(2 Xu—Yue(Beijing)Sci.&Tech.Co.Ltd.,Beijing 100080,China)
Abstract 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was bor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and is a new means to
obtain dynamic information of specific ionic/molecular activities on material surfaces non-invasively.This technique
is an integration of cutting-edg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s of micro-electronics,computer science,micro-mechan-
ics,physics,mathematics,polymer science,nanotechnology and microscopy.It covers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domains from other traditional techniques.and its 3-dimensional measurement capability enables US to ob-
serve the physiologi 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phenomena which would be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with other
techniques.As a result,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 de in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
tions.For instance,a new me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pdf
- 试论艺术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结合培养——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pdf
- 试论转化医学与信息素养.pdf
- 试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美术赏析课教学.pdf
- 试论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pdf
- 试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教育体系.pdf
- 试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pdf
- 试谈理工农医院校文科学报办刊背景与宗旨.pdf
- 诚信铸辉煌——西安理工技术学院发展启示录.pdf
- 语言交流在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重要性探讨.pdf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