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气”论治月经后期的临床体会.docVIP

从“中气”论治月经后期的临床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气”论治月经后期的临床体会.doc

从“中气”论治月经后期的临床体会   摘要:脾胃同居中焦,通达上下,为和济水火之机,亦为升降木金之轴,两者纳化相依,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建中气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及后天之本。一切外感、内伤诸病皆因中气失运,升降反作而起。现代女性生活压力大,过度减肥以及多次流产、产后气血亏虚等多种原因导致脾胃受损,气血匮乏,经血化生乏源,而致月经量减少,月经后期,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闭经,甚则导致不孕。本文根据临床实际出发,阐述了从中气论治月经量少及月经后期的立论依据,强调了中气理论在妇科月经不调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气;脾胃;月经后期;月经量少;不孕   中气的提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 :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中气实乃元气所生。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在不同时空对应不同的名称及其相应功能即土气、中轴、中气、中央戊己土、脾胃[1]。因脾胃同居中焦,共建中气,两者纳化相依,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此乃中医学理论之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中气在人体活动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中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李杲《脾胃论》[3]: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也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中气在五行中属土,天地一气周流,在土中化生万物,而生四象(即木、火、金、水)。土气足则子气足,气血阴阳生化充足,内能养育灌溉脏腑,外则滋养营卫之气固表御邪。   2 中气为人体气机之枢纽   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气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升降之间皆由土气来完成。对应到人身之气,即肝左升,肺右降的和缓有序全赖于中气的充足。清?黄元御《素灵微蕴?泄泻解》说:土者,如车之轮,如户之枢,四象皆赖以推迁……轮枢动则火下炎而浊降,水上润而清升,是以坎离独干乎中气。由此可见,阴阳升降,木、火、金、水的生化根于中气。   3 中气是水火既济的重要条件   水即坎卦、北方、肾水,火即离卦、南方、心火。《素问?六微旨大论》升而降已,降者微天;降而升已,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心火必须下降以温暖肾水,肾水必须上升以使心阳不亢。心火能够下降并且存在于肾水之中,达到坎卦二阴抱一阳的和合状态,必须依赖金气肃降及土气之受纳以及肾水之封藏。   中气虚衰则百病丛生。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气》中四维之病,悉因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如此[4]。他强调脾胃中气为脏腑气化之本,进而认为中气虚衰则升降窒塞而百病丛生,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则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则血病,肺金右窒而气病。神病则精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肾水、心火、肝木、肺金、古称四维 ,四维病变的发生多是因为中气的虚衰[5]。   月经不调是现代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月经量少、月经错杂等。本篇主要论述立足中气治疗月经后期的理论依据及临床验案。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第二版《中医妇科学》关于月经的产生的论述,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而血为脏腑所生化,通过经脉,才能到达子宫。月经的产生和它的正常与否,都是直接受着脏腑经脉盛衰的影响。脏腑无病,气血充足,经脉畅通,月经也就正常。血的生成、统摄、运行有赖于气,所谓气为血帅,气能生血。反过来说,气亦需要血的营养与内守。气血之间既相互生成,又相互调节。气血来源于脏腑,脏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气包括肝在内,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而主骨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先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精微,是以五脏安和,气血通畅,则血海按时满溢,经事如期。   而现代女性学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过度减肥以及多次流产、产后气血亏虚等多种原因[6]导致脾胃受损,气血匮乏,经血化生乏源,导致月经量减少,月经后期,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闭经,甚则导致不孕。针对于这一类型的患者,我们在临床上立足中气,运用厚土气、建中轴、运大气的方法,使轴运轮转,气血充足,血海按时满溢,达到治疗月经量少及月经后期的目的。临床一般主要运用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基地协定处方:先天定坤汤、运轴转轮方、娇芽方,伤寒温经汤、吴萸生姜黄酒汤、理中汤、当归四逆汤、小建中汤和当归补血汤,臣以温通、化瘀、化痰等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4 验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