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舆情】高考减招:以公平的名义反公平讲述.docx

【大象舆情】高考减招:以公平的名义反公平讲述.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象舆情】高考减招:以公平的名义反公平舆情综述高考将近,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引起一片热潮。5月11日,苏鄂两省部分高考家长分别在两省的教育厅门口大规模聚集,表达对高考生的省内录取率—尤其是一本录取率的担忧,呼吁“教育公平”。新闻发布内容主要为:江苏、湖北等12个“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将向中西部地区省区增加招生计划,其中,湖北省计划调出4万个高考招生名额,江苏计划调出3.8个支持中西部省份,让中西部考生受益。高考是涉及每一个考生和家庭切身利益的大事,消息一出瞬间引起考生家长注意,更是对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导致教育厅门口出现大规模聚集。针对考生和家长如此激烈的反应,5月13日晚,湖北省教育厅刘传铁厅长表示省属高校2016年在湖北的本科招生总计划不低于去年。而江苏也在这晚通过其官方微博一则回应公告:普通高校在江苏招收统考生计划超过32.2万人,比去年有所提高,而今年省内生源比去年减少3.25万,不存在“减招”问题。5月14日,依然有大量高考考生家长到当地教育部门陈情,要求“教育公平”。一些家长还手持“还我211”“还我985”“教育公平”等标语,集体喊口号表达心声。政府的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高考家长,即便发布不见反增的微博,也难以压制家长对教育公平问题的不满。二、舆情走势分析(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大象舆情研究院监测系统显示,高考减招事件走势图数轴中可以看出,按照时间推移,一天最多发布量在0—10万之间。事件总体走势呈现山丘型,并且事件正在发展当中,有可能出现再一次的热潮。微博发布量154094次,占据总数的92.3%。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微博数据量巨大,导致其他来源无法显现。(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为更明显看出其他来源走势情况,高考减招事件在没有微博数据的影响下,可以清晰的看出其他平台的走势情况。事件主要来源于微信、论坛、新闻、网站和微博,分别发布了5249条、2538条、2427条、1973条和401条,也分别占据总数的3.2%、1.5%、1.5%、1.2%和0.2%。表现尤为突出的论坛对事件的讨论极高,不亚于微博的影响力。三、各平台表现媒体表现微博报道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想到10年前写过的一篇评论:扭曲高考公平去弥补其他的不公,公平扭来扭去,以不公平的方式制造新的、更大的不公,也制造着其他社会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高考尤其是一个分水岭,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容易触动家长的敏感神经。高考资源的调整,应以不损害考生既有资源为前提,应该是帕累托改进(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而不是损谁补谁此消彼长。高考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应尽可能从源头和起点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尽可能在教育投入和师资上着手,而不是去破坏平等的规则,在分数和名额上倾斜。老叶杂谈这件事情是最近几天最值得关注的事情,苏鄂两省家长群情激奋,一时间教育部门焦头烂额。这份来自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招生指标转移文件,还真会选时间。2.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3.论高校数量与质量,能与北京、上海相比肩的只有南京和武汉。4.强者愈强,“马太效应”是现代社会的法则。5.孩子是任何人的底线,涉及到孩子利益问题,再胆小怕事的人也会奋不顾身。6.衷心希望前往各地政府、教育局请愿的家长,保护好自己,不要跟警方发生肢体冲突。新浪博客@云来云往728:高考减招撩了谁最脆弱的弦?权力垄断、腐败等加剧了教育不公不平,学校不再是圣地,对每个家庭来说,它可能会导致它们丧失希望,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由于在此教育体制下无法更充分地拔擢人才,因此也将是一个根本的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江苏两省高考减招事件是一个预警,一个提醒,它让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国家政府的掌管者,都要思考公平和平等的教育对它们意味着什么。@探寻融合之路:落叶知秋,从高考减招事件看功利化教育潜在的危险我想我们是很难意识到功利化教育在未来存在怎样的危机!这次减招事件只是功利化的某种预演。中国尚处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里,功利化尚且有较大的空间。但是不要忽略就业市场中不稳定的诸多因素,每年淤积的毕业生都在为功利化所困惑,人生的幸福无处可寻!我们的教育从未有一丝一毫的减弱这种功利化,就像是为一座火山集聚能量,似乎等待某一个契机喷涌出愤怒的火焰!比宗教还宗教的教育居然不承担遏制功利化的作用,这种教育不是在埋葬自己吗?网民表现@网友560791071:问题关键是同一学校,江苏湖北的考生要多100多分才能上,而且北京考生减了一半却不调出名额。只谈人数,不谈分数,根本就是伪命题,故意误导全国人民看法。江苏湖北人不是不讲道理的人!@WWSR428:其实追根结底还是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如果能完全实现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