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文物考古工作概述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边县文物考古工作概述二

盐边县文物考古工作概述(二) 周泽鉴 三、二滩文物考古(一九九三年后) 一九九三年六月,盐边县健康镇清代铁索桥“同善桥”经县政府办公室批复由县交通局割毁处理,割断的索链在当地群众(主要为下村和中村)的干预制止和县府办、文化馆、派出所、健康乡的协调下,将已割断并散失的索链1 l根(每根约1000多斤)全部收集到民政局健康福利院,并清点了数最委托看管。在县城搬迂期间下落不明(据报被福利院交与安社长卖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县政府和移民委专项指挥部指示文化馆开始进入二滩库区文物清理工作。文化馆即邀请市文管处赴盐共同工作,清理二滩库区文物脉络。五月,周泽鉴、谢天寿专程赴成都购文物考古的基本工具和向省文化厅文物处和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寻求支持与业务指导,李处长和胡昌玉主任、文研所考古队王队长均满口答应。回盐后即组织起12个淹没乡的文化专干和文化馆干部共20人,首先由叶大槐为老师举办了针对二滩库区即将淹区可能有的文物点进行了培训讲授及文物踏查发掘基本常规知识,随即对1065线下1 2个乡的淹没地区进行了文物踏查,又掌握一些线索和核实了前几次田野勘察的情况。这一工作进行到八月,将准备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时,县移民委通知情况有变,工作暂停。一九九四年九月,县政府分管领导指示,由周泽鉴执笔代县政府、文教局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了《盐边县文物工作汇报,县人大首次专题审议了盐边县的文物工作;同时,盐边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盐边府发[1 994]94号)和公布盐边到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盐边府发[1994]99号)。十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插足并负责二滩库区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莫洪贵、胡玉在市文管处晏德宗、马荣喜、代万平的陪同下来到盐边,进行调查、评估,要求给予支持协助;周泽鉴、谢天寿和健康文化站卢德华随同参与了此项工作,此次调查了惠民、永兴、渔门、健康、敢鱼、力马、红民七个乡,采集了一些陶片,文化馆还提供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 一九九五年,力马乡文化站赵仁政又征集到陶罐2件交到文化馆收藏。一九九八年六月,县文化馆周泽鉴和赵仁政又在柑桔园土中挖出明清陶罐1件带回,交放广电文体局六楼文化馆临时办公室;另外,力马古庙碑石2块,也被力马文化站收集暂存。 一九九六年七月,省移民办正式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二滩库区文物考古,根据工作安排,由攀枝花市文化局牵头,市文物管理处、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物管理所、盐边县文化馆联合组成了“攀西文物考古联合工作队”,参加人员有李淼、晏德宗、马荣喜、代万平、王镒、周泽鉴、谢天寿等人,再次对盐边县库区的文物情况进行了复查核实,重点对五座铁索桥查勘。在健康乡团结坛罐窑,文化站长卢德华和文化馆长周泽鉴将其亲属在责任地中挖出的一件青铜锇征集交与文化馆。同年九月,接江西乡易道明报,强胜农民挖出了“龙骨,文化馆熊安林、谢天寿、陈秀华、王建玲深入强胜乡密地落村调查,采集到了距今60—70万年的三枚剑齿象牙骨化石和距今万年以上的猎狗、野牛大骨化石。 二滩水电站建设库区蓄水在即,自一九九七年三月至一九九八年一月,盐边县文化馆在二滩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发掘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殿增教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同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处、凉山州博物馆等单位先后七次分别组队进入二滩库区进行现场检查,实地勘察复核和现场发掘,已有六个文物点基本完成野外作业工作。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以一九九七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在盐边县健康乡犀牛村的发掘是这次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之一。发掘地点在旧县城东犀牛山桠口南侧坡地上,由省文物所和县文化馆联合进行。参加人员有赵殿增、张小马、熊安林、周泽鉴、卢德华,我们按淹没红线区先后分几个发掘区,自下而上依次发掘,首先弄清了古墓群的范围,确定了西北部的边界。同时在台地北部发掘了第一批墓葬,共计6座,其中早期墓葬4座,出土文物22件。这是二滩库区第一次大面积科学发掘,也是首次发现完整的古墓群。墓葬分布密集、保存完好,形制和出土文物极富地方特色,对研究二滩库区历史面貌和西南先秦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早期墓均为竖穴土坑墓,呈园角长方形,长2米多,深0.6—1米左右,墓均朝着西北面的“犀牛山”,方向在270—310°之间。墓坑排列整齐、间距仅有0.4~1.9米,没有叠压打破关系,显然是一处精心安排的民族公共墓地;每座墓均出有随葬品。少者二三件,多者十余件,主要有陶双耳罐、单耳罐、深腹罐、陶纺轮、玛脑珠、料珠以及白石头、黑石头等;以前在Ⅱ区边缘处曾出土过“山字纹”青铜剑、“祭祀图”铜戈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造型优美、内涵丰富,既与周边文化有联系,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可能是定居于当地的一种少数民族墓葬,时代初步确定在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