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二章神话.诗经(李治中版)讲述.ppt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二章神话.诗经(李治中版)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先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即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话”一词,希腊文mythos,意为“传说”、“故事”、“叙述”。 科林伍德称:“神话是已知事实的一种陈述。”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容格的集体无意识,他们的理论尽管会有缺陷,但表明,神话对民族心理与性格的形成,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 二、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 《诗经》《楚辞》《淮南子》《山海经》 《楚辞?天问》,王逸注:《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 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顼)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方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共工触山: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髙辛争为帝。列子曰:共工触不周山,天柱折。 后羿射日: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鸟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天问》:羿焉弹日?鸟焉解羽? 嫦娥奔月: 《淮南子·览冥篇》:羿请不老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伏羲神话 《易》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礼含文嘉》曰:伏羲德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龟书,伏羲乃则象作易。 《帝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 女娲神话 《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楚辞》王逸注: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羲娲神话 洪水灭世 滚磨成媒 抟土造人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略)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问题:中国的创世神话是零碎的、失忆的,或者说,是零星孤立而没有组织体系的片段存在,即是中国没有西方那种系统分明的神话。这是为什么? 中国古代的民族事一种朴实而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他们生在温带与寒带之间,天然的供给,远没有南方民族的丰厚,他们需要时时对天然奋斗,不能像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的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作梦,所以三百篇里竟没有神话的遗迹。 (胡适《白话文学史》) 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持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之。(神话转化为历史;诗人与哲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编《神话与传说》)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产生年代 二《诗经》的编订和体制 三《诗经》的功能 四《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五《诗经》的传播 《诗经》的编订 采诗说 献诗说 删诗说 《诗经》的体制 《诗经》本来有311篇,其中 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六篇笙诗,有目无辞, 故现存305篇,都是歌词。 根据乐调和内容不同,分风、雅、颂 三类。 风 ,十五国风,各诸侯国的土乐,包 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诸侯国的民歌,共160篇。 雅,朝廷正乐,指西周王畿乐歌,有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多为舞曲。有周颂31篇,鲁颂4,商颂5。 “风”,地方之土乐,国是封国的意思。 “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是在以朝廷为代表的各级官府场合演奏的官乐。其中“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作者主要是贵族官吏。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对先君先祖的祭祀、祈祷和歌颂。 《诗经》的功能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主要用于宗庙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具有典礼、讽谏、娱乐、外交等功能。 陈诗观风 献诗陈志 赋诗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