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烯酸可行性研究 1.1 产品应用 丙烯酸是化学式为C3H4O2的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不饱和羧酸,由一个乙烯基和一个羧基组成。纯的丙烯酸是无色澄清液体,带有特征的刺激性气味。它可与水、醇、醚和氯仿互溶,是由丙烯制备的。丙烯酸在工业上主要用来生产丙烯酸酯类(树脂),占丙烯酸总消费量的62%左右,应用于建筑、造纸、皮革、纺织、塑料加工、包装材料、日用化工、水处理、采油、冶金等领域。丙烯酸在精细化工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用丙烯酸生产的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被用作分散剂、絮凝剂和增稠剂等。到70年代后期,聚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又应用于高吸水树脂和助洗涤剂。丙烯酸树脂广义上讲是(甲基)丙烯酸及衍生物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统称,均聚物有: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等,还按不同用途选定不同单体及比例共聚可获得更多共聚物品种。狭义丙烯酸树脂主要指聚甲基丙烯酸及其盐,是一种聚电解质,其性质受PH值影响。不同聚合方式可得固态、溶液、乳胶等不同形态的树脂。适用多种用途。丙烯酸纤维绝大部分用于加工服装、装饰制品、人造毛皮等纺织品,工业和其它领域的用量很少。目前棉型丙烯酸纤维需求约占总量的29%左右,主要用于生产纺织纱线和布;毛2.2国内外丙烯酸消费现状 2008年,全球酯化级丙烯酸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欧洲,中国大陆为近年来全球丙烯酸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 丙烯酸装置产能(万吨/年) 所占比例(%) 美国 136 27.2 欧洲 116.6 23.4 中国大陆 106.4 21.3 日本 68 13.6 其他地区 72.3 14.5 合计 499.3 100 我国丙烯酸产能增长情况(万吨/年) 2008年国内丙烯酸及酯生产企业规模 编号 企业名称 企业驻地 生产规模(万吨/年) 丙烯酸 丙烯酸酯 1 扬子-巴斯夫 南京 16 15.5 2 东方化工厂 北京 8 8 3 吉林石化分公司 吉林 3.3 3 4 上海华谊 上海 12.6 17.5 5 江苏裕廊 江苏盐城 20.5 25 6 浙江卫星 浙江嘉兴 4 4.5 7 台塑 浙江宁波 16 20 8 沈阳石蜡化工 沈阳 8 12 9 山东开泰 山东淄博 4 0.6 10 兰州石化 甘肃兰州 8 10 11 山东正和 山东广饶 6 6 中国历年丙烯酸及酯进出口数据统计(吨) 2009年,我国进口丙烯酸55058吨,出口21215吨;进口丙烯酸酯102562吨,出口18385吨。 据SRI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应用于卫生品领域的高吸水性树脂市场正在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带动了原料丙烯酸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亚太(不含日本)、东欧、拉美和中东地区的高吸水性树脂需求增速更快,年均增长速度为5~7%。至2008年年底,全球粗丙烯酸(酯化级丙烯酸)的装置产能达到了499.3万吨/年,较2007年年底的491万吨/年增长了1.6%。至2008年年底,全球通用丙烯酸酯的装置产能为460.5万吨/年。通用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产能显著小于酯化级丙烯酸的产能,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酯化级丙烯酸用于生产高纯丙烯酸。用于生产通用丙烯酸酯的粗丙烯酸比例逐年减小。高纯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SAP)。 中国大陆2008年酯化级丙烯酸产量76.4万吨,同比增长9.6%;通用丙烯酸酯产量75.9万吨,同比增长3.7% 。2008年中国大陆丙烯酸装置的开工率为72%,通用丙烯酸酯装置的开工率为63%。 开工率偏低主要有以下原因:装置产能前几年增长过快,过剩的产能尚需3至5年逐步消化。受去年三季度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实体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丙烯酸进口数量达到3.49万吨,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是出口数量仅为1.31万吨,预计全年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 2009年我国丙烯酸价格进口单价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从2009年初的平均5564元/吨上升到8月的7781元/吨;同期我国丙烯酸出口单价大体保持稳定,从年初的8053元/吨上升到8月的8840元/吨。 作为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之一,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涂料和胶粘剂用的共聚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乙酯,以及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其中,用于生产丙烯酸酯约占总需求量55%。丙烯酸用于生产超级吸水剂聚合物,占世界需求量约32%,以及洗涤剂聚合物。少量用于生产聚丙烯酸酯用作增稠剂、分散剂和流变控制剂。随着下游产品的丰富与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丙烯酸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2003-2009年间,全球丙烯酸消费年增长率达3.5%。丙烯酸酯、超级吸水剂聚合物、聚丙烯酸酯等消费由1999年240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