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准确地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基本规律,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教学重点:劳动力成为商品及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教学难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及萌芽 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和15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弗洛伦撒、米兰等城市以及法国的马赛、巴黎,德国的科伦以及英国的伦敦等地区。 在日益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小部分上升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开始兴起。 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和15世纪欧洲的一些商业城市中。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不仅加速了这些城市的商业资本积累,而且推动了手工业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两个对立的主体:商业资本家和商业雇佣工人——商业店员(最早的)。 2 、原始积累加快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成长,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以及广大劳动阶级的苦难。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这种变革的序幕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的内容: 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主要西方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均以十分野蛮的方式开始致力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 因为它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途径)进行的资本积累,所以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如欧洲圈地运动); 用暴力手段,在海外掠夺殖民地、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不平等交换)、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加速了资本货币积累; 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3、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变革。一方面,工厂制度是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分化为两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最终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1769年英国制造的阿克赖特纺织机 J·瓦特 4.资本主义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 (1)“圈地运动”——资本主义租佃农场的英国式道路 (2)市场竞争使小农经济分化,建立资本主义家庭农场的美国式道路 (3)赎买封建义务解放农奴,使封建农业转向市场经济的普鲁士式的道路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2)国有经济的出现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因为: a.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有限的,并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b.国有经济除在公共部门外,主要集中在某些特殊的部门,这些部门都是私人资本不愿经营或不能经营的。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其他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 奴隶制度:劳动者失去全部人身自由,沦为奴隶主的财产 封建制度:劳动者的人身依附于土地 资本主义制度: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形式上的矛盾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食材通用方案).docx VIP
- TCECS1424-2023 健康照明设计标准.pdf VIP
- 2024年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球团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复习资料 正常人体解剖学 模拟试卷(三).doc VIP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课件——设备选型与构件生产区布置.pptx VIP
- 《城镇污水厂MBR扩容提标原位改造技术规程》.pdf VIP
- 云河钢琴谱钢琴简谱数字谱钢琴双手简谱.docx VIP
- 食堂食材配送服务食材安全保证措施食材配送标准方案.pdf VIP
- SY∕T 5677-2019 钻井液用滤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