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殊不知 名缰利锁 摔跟头shuāi 久假不归jià
B.滞纳金 拢络人心 笔杆子gǎn 阒无一人qù
C.三春晖 衣不闭体 受熏陶táo 浑水摸鱼hún
D.扫描版 茫无头绪 奢靡风mí 空话连篇kōng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开营业的山寨银行,长期突兀在大街上,监管部门竟然 ,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
②裁判明明就在眼前,却对10号队员的假摔行为 ,看来绿茵场还需要“绿化”。
③《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是部分商家对这
一禁令 ,依然我行我素。
A.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置若罔闻 B.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C.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 D.置若罔闻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舟是中国士人人生政治失意后身心的疗养所,是功成后全身远祸的避难所和保全天性的理想境地。被尘世种种外物所扰的文人墨客们乘着它 。因此,具有舟居情结的中国文人都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把大自然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在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 。只有身居五湖的扁舟之中,士子们那颗飘泊不定的心才能得到暂时的安顿与止泊,进而 。
①寻找心灵的寄托 ②达到了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③进入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高蹈世界”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
个人认为,在艺术领域里,“观众”有三个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欣赏方式,可分别称为“看客”、“评者”和“知音”。不同类型的观众之间没有绝对的隔阂,只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受教育水平造成的内心诉求的差异。
在艺术领域,“看客”虽然看似浅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比较传统、唯美或有丰富叙事性的艺术作品更感兴趣。这类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可言说性”,不仅弥补了“看客”对于“看”的好奇心理,也使其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对作品意义进行阐释,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从而为观众进一步了解艺术奠定基石。当然,“看客”对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极为受限,仅仅停留在对可读性内容的阐释层面,对于叙事性不强的艺术作品往往束手无策。此外,观众与艺术家的沟通也很局限,更多的是一种不平行的关系,要么是一方对另一方颐指气使的教育,要么是一方对另一方肤浅拙劣的误读。
“评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则更进一步。这类观众理论上说,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因此“评者”在看一件作品的时候,能够了解艺术作品的来龙去脉,不仅能够解读艺术作品的内容,更能够充分感知艺术作品的语言本身,从类似“有意味的形式”中得到快感。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是“看”,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曼妙体验。但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很可能会沉溺于对艺术作品的过度解读中,尤其是叙事性极少的作品,越是试图去解读反而会显得更加“陌生”。
在艺术创作中,一个艺术家未必一定会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思考,一件艺术作品呈现的也只是片断的情绪或者片断的信息,它很难展现出艺术家个人完整的体系。艺术作品可以是非常私人化的呈现,但是它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某些经历而产生共鸣,给观众以感触,并与之在形上或神识里去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观众因为某件艺术作品产生了感触进而有了一些小的影响,这就表明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认可,这样的观众便是艺术家所期待的“知音”。一旦观众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知音”会对这样的作品进行思考,甚至从更多的同类作品中探究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将作品所传达的思维或情绪上升到理论层面,为艺术家的理念传播开辟蹊径;同时,“知音”会在与艺术家的沟通上做出更进一步的反应,例如参观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甚至产生“草根性”的赞助行为,从而将艺术家极度个人化的情绪,展现给更多有着共同价值追求的观众。一位成功艺术家的炼成不就是这种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果么?
综上所述,在艺术领域内,“看客”、“评者”和“知音”反映了三种不同诉求的观众,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性并不一定是逐渐递增的关系,但是他们与艺术家沟通的反应能力却是逐渐深入的。有的时候,阅历浅薄但感性思维活跃的“看客”?,能够比“评者”获得更多的快感,偶尔也能够像“知音”一样,被艺术作品感动或震撼。但是“看客”终究只是“看”,快感和震撼即便是看一场电影也能够获得,不会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举足轻重的反馈;换一个角度,艺术作品是迈向成功的重要阶梯,艺术家仅把作品做到“好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诊断学习题(含有详细答案)讲解.doc
- 看图说话——讲卫生得红花讲解.ppt
- 诊断仪的使用讲解.ppt
- 看图说话示例讲解.ppt
- 看图说话写话:职业讲解.ppt
- 甲乙两机串口通信双向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系统仿真讲解.doc
-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讲解.ppt
- 看图说话学拼音14.angengong讲解.ppt
- 看图说话引导过程讲解.doc
- 看望执勤学生讲解.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