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美救赎”如何可能——马尔库塞“审美救赎论”的知识构成.pdf
2016 年第 1 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 2016
(总第 233 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 233
审美救赎如何可能
一一一马尔库塞审美救赎论的知识构成
贺昌盛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361∞5)
摘 要: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审美超越有所不同,马尔库塞对于审美救赎的构想有其具
体的实践层面的现实可行性。借助于现象学的启发,马尔库塞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劳动重新确立
了本体地位,即作为具体实践的劳动/做能够呈现人的本质。但在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异
化劳动已经演变成了人对于技术理性的自觉顺从一一单向度的精神异化
由此转向了灵魂的自我救赎,而观念化的审美所确立的只是无可超越的乌托邦。马尔
库塞认为,处于高/低两种感性极点之间的本能的消遣/游戏冲动可以成为人的全面解放
的真正出路,作为自觉自为的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对象化的产品一一创造性的艺术,即是人
的本真形态的实践显现。
关键词:马尔库塞;审美救赎;知识构成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倒60(2016)01-∞89-11
审美救赎之论并非源自马尔库塞。在他之前,既有席勒的游戏冲动论、叔本华的艺术解
脱说及尼采的酒神迷狂说也有马克斯·韦伯的借助艺术自律来实现理智化社会中世
俗救赎的设想。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同道,本雅明和阿多诺也都曾从其各自的理论系统出发,提
出过诸如寓言书写辩证否定等富含审美救赎意味的思想主张。但比较而言,马尔库塞的
审美救赎意识似乎更为强烈,且更富于积极的实践意义而非单纯的形上理想,或许正因为如此,
马尔库塞才成为了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新左翼运动真正的精神领袖。
与宗教式的灵魂救赎传统有所不同审美救赎是现代性发生之后才产生出来的新问
题;如果说宗教救赎需要借助一种强大的超验力量(如上帝或佛陀)才有可能实现的话,那么,
审美救赎则只能由人凭借其自身的创造力来得以实现。不过,由此也会生成出一种无可回避
的难题:人类如何能够借助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其自我救赎的过程呢?人类的这种自我救赎又
如何能确证其属于一种切实的路径而非虚妄呢?从知识论的角度重新考察马尔库塞审美救赎
思想的逻辑建构,我们也许能够寻找出某种可能的答案。
一、问题的提出:何以需要救赎
将审美救赎归人现代性的问题域之中,是因为现代性发生之前,救赎问题并不是由审
收稿日期:2015-08-20
作者简介:贺昌盛,男,湖北十堪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 89.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美来解决的;换句话说,如果审美没有从宗教神学或形而上学的思想系统中独立出来,则
审美也不可能承担起救赎的功能。
如尼采所指出的那样,现代人之所以会出现种种的迷失,其根由乃在于远离了上帝,
人被抛人到了一个未可预知的世界。理查德·塔纳斯(Richard Tarnas) 曾为我们描述过这样一
幅现代人的生存图境人被迫处于自由的状态。……人的无限的强烈的愿望在人的有限的可
能性面前成为泡影。人并不具有什么决定性的本质:只有他的得到的存在,这是一种深陷于必死
性、危险、恐惧、厌倦、矛盾、无常之中的存在。并不存在什么超然的绝对确保人类活动或历史的实
现。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设计或者上帝的目的。事物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存在,而不是出于某种
‘更高或者‘更深的原因。上帝死了,宇宙对人类的事情无知无觉,其本身也是毫无意义或目的。
人被抛弃了,只有依靠自己。一切都是偶然的。人必须真实地承认、自愿地选择面对生命的毫无意
义这种严酷的实在。,,[IJ 这就是现代人所不得不存身于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D-LTE移动网络规划研究中的容量、流量分析.pdf
- TD-LTE网络容量分析研究与应用解析.pdf
- TD-LTE网络容量评估及优化方法的研究.pdf
- TD-SCDMA系统容量分析.pdf
- Thapsigargin对心肌细胞钙释放和肌浆网钙容量的时间效应.pdf
- Ti-Mn基储氢合金电化学容量的一个简易模型.pdf
- UPS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及其解决处理.pdf
- UPS电源容量选择及配电设计.pdf
- VRLA电池失效后的容量恢复.pdf
- VRLA蓄电池容量落后原因分析.pdf
- “富二代”继任后如何与“老臣”相处?.pdf
- “将军”是如何产生的——华为公司管理者培养的案例研究.pdf
- “小鬼”激辩如何培养少儿自主借阅能力.pdf
- “巡天·观地·测月”梦想实现--“嫦娥三号”最新科研成果扫描.pdf
- “工作室培养模式”如何创新新闻实践教学——一名新闻教育者的思考与探索.pdf
- “平安金融中心”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容量影响的仿真研究.pdf
- “幸福”如何变为一种权利——透过《幸福的历史》的分析.pdf
- “幸福悖论”的积极心理学思考我们如何更加幸福.pdf
- “应付”:态度上的逃避,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如何看待高校教学技能大赛的失效.pdf
- “强镇扩权”如何“强镇”如何“扩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