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过程中的辅酶代谢调控.pdfVIP

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过程中的辅酶代谢调控.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过程中的辅酶代谢调控.pdf

发酵工程学科的进展 ——第四次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生物法合成1,3一丙二醇过程中的辅酶代谢调控 张延平1”,黄志华1,李寅2,曹竹安1 (1.清华大学化工系}2.中科院微生物所) 摘要:本文以1,3-丙二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必需的辅酶NADH为调控对象,利用两种基因 0F-1及醛脱氢酶失活 改造菌株——甲酸/甲酸脱氢酶:NADH再生重组菌K.pneumoniae 重组菌K.pneumoniaeDA-1HB,分别研究了NADH“开源”和“节流”两种举措对提高胞内 NADH驱动力的作用,以及这两种举措对1,3一丙二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基因改 造措施都可以提高1,3-丙二醇最终合成浓度,达到65-70g/1。但两种举措对胞内NADH积 累及甘油代谢的影响差异很大,引入NADH再生体系后,胞内1,3-丙二醇、乙醇等消耗 NADH的途径均得到加强,胞内仍维持NADH-NAD平衡,1,3-丙二醇得率变化不大,而故 除醛脱氢酶基因削弱乙醇合成途径的方案中,胞内NADH积累浓度明显高于出发菌株,菌 体生长受到一定抑制,甘油消耗量大大降低,1,3-丙二醇摩尔得率达到0.692,比出发菌株高 90%左右. 关键词:l,3一丙二醇;辅酶NADH;代谢调控 前言 生物法生产1,3一丙二醇(1,3-PD)近年来受到重视,但其合成过程不能独立进行。这 成必须与甘油的氧化代谢途径耦合进行。对于这种复杂体系,单一代谢调控比较难于奏 效。Saint—Amems等[I]发现通过调节底物中甘油/葡萄糖的比例,可以改变底物代谢流。 NADH,从而改变了菌体代谢流。本课题组从联系底物氧化与还原反应过程的共同媒介 ——辅酶NADH人手,对1,3-PD生产菌K.pneumoniaeYMU2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分 OF一1及醛脱氢酶失活重组菌DA一 别构建了甲酸脱氢酶表达重组菌K.pneumoniae 1HB,以期从改变胞内NADH再生效率及有效利用率的角度提高胞内NADH有效驱动 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 1.1.1实验菌株 YMU2,由本课题组保藏∞。在此基础上, 本文所用的对照菌株是K.pneumoniae 本课题组构建了两株重组菌:DA一1HB是将YMU2的醛脱氢酶基因敲除,以期通过削弱 张延平等:生物法合成l,3一丙二醇过程中的辅酶代谢调控 副产物乙醇合成途径降低副产物对NADH的消耗[13;OF一1是利用表达质粒将引入甲酸 脱氢酶基因,以期通过引入甲酸/甲酸脱氢酶体系提高NADH再生效率-。 1.1.2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菌株培养所用培养基中甘油初始浓度为30g/L,发酵过程中甘油浓度控制为10一30 g/L,其它组分见文献1-83。菌株培养在德国B.Braun公司生产的5l发酵罐中进行,厌氧 培养阶段通人普通氮气(纯度99.9%)维持厌氧,通气量约0.8VVM。 1.2方法 1.2.1菌体浓度测定 菌体浓度通过测定发酵液在650nm处的吸光度值OD650来衡量。 1.2.2底物甘油及主要代谢产物浓度测定 10A型高效液相 HPX 色谱测定。色谱柱为Aminex87H柱,柱温65℃;流动相为0.005mol/l的 H2SO‘,流速为0.8ml/min;检测器为RID10A型折光示差检测器。[9] 1.2.3NADH浓度测定 辅酶NAD、NADH浓度利用酶循环法测定[10]。 2 结果与讨论 2.1 NADH再生系统引入及醛脱氢酶失活对K.pneumoniae菌体生长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5l发酵罐中,基因工程菌K.pneumoniaeOF-1与其出发菌株 YMU2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发酵前期0F一1与YMU2都较快速生长,30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