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
课标要求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18、19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引擎,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_________时代。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_________进入推广使用阶段。
2.交通工具发明
(1)汽车:1885年,德国工程师和戴姆勒以汽油机为动力机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2)轮船:1887年,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3)飞机:1903年,美国_________兄弟设计制成一架飞机,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
3.影响: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_________交通时代。
特别提示:立体交通的产生主要运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为在现代交通工具中大多数采用的是内燃机系统,而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之一。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
(1)发明:1837年,美国人_________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2)应用:①欧美各国纷纷架设电报线路。②1851年和1866年连接英、法和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先后铺设成功。③电报线路向全世界扩展,形成了遍布_________的电报网。
2.电话
(1)发明:1876年,美国人贝尔根据_________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2)影响:电话在_________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3.无线电通信技术
(1)意大利人_________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2)1916年,他完成了短波试验,从而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特别提示:电报和电话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原来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但现代先进的通信方式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邮政通信方式。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电子计算机技术
(1)产生:_________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发展:经历了_________、晶体管、_________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3)影响:①不仅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
域。②有些计算机系统已具有“_________”,能部分地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
2.互联网技术
(1)出现条件: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结合。
(2)影响:①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②使信息能够大量、高速并行,被称为“_________”。③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3)中国互联网建设:中国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制定并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国家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建设计划。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
2、把导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教材助读
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条件
(1)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
(2)电子计算机的创制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3)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社会需要的结果。
预习自测
1.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2.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将在伦敦举行。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有澳大利亚、美国等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他们参加这次奥运会时,不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自行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3.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于11月19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其中有一辆展览会展示的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是( )
A.火车 B.汽轮 C.电话 D.电脑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质疑探究
w1、电话的发明
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Word power & Grammar and usage课时作业 牛津译林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综合检测 牛津译林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Task & Project课时作业 牛津译林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3 Science and nature Welcome to the unit & Reading课时作业 牛津译林版必修5.doc
- 2014-2015年高中化学 专题三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案11 苏教版选修3.doc
- 2014-2015年高中化学 专题三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案12 苏教版选修3.doc
- 2014-2015年高中化学 专题三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案10 苏教版选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一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三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一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四课 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