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一轮练习周周练第9周周4.docx

江苏高考语文一轮练习周周练第9周周4.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高考语文一轮练习周周练第9周周4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 (2)精练是王昌龄七绝的一大特点,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曲(之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注]。注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时通西域的要道。(1)这首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答: (2)定远侯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用此典故有何用意?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关山月李 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 ①下:出兵。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 (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玉门关盖将军歌(节选)岑 参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①,身长七尺颇有须。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②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③。灯前侍婢泻玉壶④,金铛乱点野酡酥⑤。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注 ①执金吾:汉代官名,掌管京师治安。唐代的左右金吾卫将军与此职相当。②犬戎:古戎族的一支,这里借指西部的少数民族。③氍毹(qú shū):毛织地毯。④泻玉壶:用玉壶倾酒。⑤野酡酥:用野骆驼肉制成的食品。(1)诗中的盖将军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 (2)本诗所流露的感情有别于其他的边塞诗,请分析。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①山。羌笛②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注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②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③杨柳:《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1)诗中有哪些比较明显的边塞景象?答: (2)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征夫离愁”之情的。答: 答案解析1.(1)本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艰苦的环境: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青海湖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阴云密布,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2)此句是对边塞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黄沙”二字既是实景,又道出了边塞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次第展现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陲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这些感情,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因此末句并非嗟叹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