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大棚秋莴笋―冬莴笋―早毛豆一年三茬栽培模式.docVIP

黄山市大棚秋莴笋―冬莴笋―早毛豆一年三茬栽培模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市大棚秋莴笋―冬莴笋―早毛豆一年三茬栽培模式.doc

黄山市大棚秋莴笋―冬莴笋―早毛豆一年三茬栽培模式   摘 要:黄山市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8月,山洪频发,内涝严重,给畈区大棚蔬菜茬口的安排带来极大的困惑。该文介绍了黄山市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系统总结出主汛期休棚,实施大棚秋莴笋―冬春莴笋―早毛豆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大棚;秋(冬)莴笋;早毛豆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52-02   黄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位于安徽省最南端的皖南山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年游客接待达4 000多万人次,蔬菜缺口较大,蔬菜基地主要集中于城区附近的河流冲积畈区。雨水充沛,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 590.2~2 143.8mm,主要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75%左右,山洪频发,内涝严重,给畈区大棚蔬菜茬口的安排带来极大的困惑。因此,自2012-2014年,在黄山市菜篮子民生项目支持下,于休宁县万安镇古楼村横江冲积畈区建高标准大棚基地10hm2。针对地势低洼,采用主汛期6~8月休棚,避开洪涝灾害,开展大棚秋莴笋―冬春莴笋―早毛豆栽培模式探索,取得了成功。莴笋采收期从10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毛豆采收期5月中下旬。大棚平均667m2产莴笋5 000kg,毛豆500kg,产值2万元左右。   1 品种   秋莴笋、冬春莴笋品种选用中晚熟永安大绿洲莴苣一号;早毛豆品种为95―1。   2 茬口安排   2.1 秋莴笋(生长期8~11月)采用冷藏催芽,大棚遮阳网育苗。播期:8月20~30日;移栽期:9月15~25日;收获期:10月30日至11月10日。   2.2 冬莴笋(生长期11月至翌年2月)采用冷藏催芽,露地育苗。播期:10月25~30日;移栽期:11月15~25日;收获期:翌年1月25日至2月10日。   2.3 早毛豆(生育期1~5月)采用大棚双膜育苗。播期:1月10~20日,大棚+小弓棚育苗;移栽期:1月25~30日;收获期:4月25日至5月15日。   3 休棚处理   3.1 休棚时间 5月底至8月底。   3.2 高温闷棚 在早春茬毛豆采收结束后,每667m2施鸭粪(主要是养鸭场木屑垫圈物)2 000kg。用微耕机深翻25~30cm,翻地后大水漫灌。整理好地膜,修补好破损棚膜,关闭通风口和棚门,进行高温闷棚。连续曝晒15d,其中至少要有连续5d的晴好天气,以充分提高棚内和土壤温度。棚温可达到70~80℃、土温可达到60℃,以达到彻底杀死土壤深层的病原体、害虫的效果。   3.3 土壤调理 高温闷棚利于有机肥充分腐熟,同时由于闷棚时间长,棚内地温升高,在彻底杀死土壤深层的病原体、害虫同时,也会杀灭土壤中的益生菌。因此,闷棚后必须于秋茬种植前7~10d,结合整地,每667m2施含益生菌商品有机肥100kg,培育土壤中益生菌活性。   4 莴笋栽培要点   4.1 整地和定植 休棚结束后,整畦施足基肥。第1茬秋莴笋,每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40kg;第2茬冬莴笋,每667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50kg。秋(冬)莴笋定植密度为株行距为30cm×30cm,每667m2栽3 200株左右;起苗时要浇湿畦面,以减少起苗时断根,确保带土移栽。此外,因莴笋幼苗叶薄、质脆,要轻拔轻放,尽量不损伤幼根和叶片。定植时要先栽大苗、壮苗。定植后覆盖黑地膜,浇足定根水,连浇2~3d。   4.2 温度调控 莴笋属长日照植物,喜凉爽气候,不耐高温和霜冻。秋莴笋前期采用大棚遮阳网栽培,前期温度较高,不上大棚裙膜,覆盖遮阳网降温。缓苗活棵后,随着外界温度下降,揭除遮阳网,采用露地栽培管理。冬莴笋前期采用露地栽培管理,11月底大棚扣膜,白天揭膜通风,夜盖保温。12月下旬以后,单层大棚膜保温不足,要在棚内增设小弓棚,双膜覆盖,必要时晚上加盖草帘,确保棚内温度在0℃以上,防止笋茎受冻。   4.3 水肥管理 幼苗成活后要及时追肥,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7~10d进行,浇施10%人粪尿作提苗肥。以后每隔10d左右,追浇1次1%尿素或2%复合肥,连追2~3次,以促进叶片生长。进入莲座封行前施壮秆肥,每667m2沟施45%三元复合肥30kg,施后盖土,并灌半沟跑马水。当莴笋高30cm时,喷2~次0.2%硼砂,每10d喷1次,以防茎秆开裂、空心。采收前10d停止肥水供应,促进茎秆膨大成熟。   4.4 病虫害防治 秋茬易发生霜霉病、蚜虫;冬茬易发生灰霉病。要坚持以防为主,田间管理做好排水、除草、打老黄叶、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等工作,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霜霉病化学防治可用杀毒矾5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或普力克800 倍液等喷施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灰霉病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