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

《》 二、置身诗境 (一)何为“置身诗境”? 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想象的世界中,从而得到审美享受。 1. 概念理解: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例: 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 (抽学生读古诗卡片,展示选句的全诗面貌,帮助进入例句联想。) ·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今宵酒向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北宋 柳永《雨霖铃》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北宋 苏轼《江城子》 ·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意” 和“象”的统一。 以“梧桐”为例: (动图示范过程) 解析: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梧叶飘黄,谴情伤”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秋雨打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换言之,是由一系列意象构成的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意境:清新、幽静(提问、讨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 王维《山居秋暝》 说明: 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黄昏美景。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 2. 积累: (1)意象: 说说下列意象是什么意味? 杨柳 圆月 落叶 春风 大海 流水 古迹 梅花 示范:如何积累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以“杨柳”为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今宵酒向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 柳永《雨霖铃》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以“杨柳”表示“惜别” 小结: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 布置学生自行收集积累) 提示:通过不同诗歌中出现的同一个物象,感受诗人的情意,归纳此物象表达的情意。注意积累中国古典审美意象,如:望月则怀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2)意境: 说说下面诗句表现的意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意境:雄奇壮丽) ——唐 王维《使至塞上》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意境:沉郁孤愁) ——唐 孟浩然《宿建德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意境:和谐静谧) ——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意境:开阔苍凉) ——北宋 范仲淹《渔家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高远辽阔) ——唐 王勃的 《滕王阁序》 (抽学生读古诗卡片,展示选句的全诗面貌,帮助理解例句的意境。) 提示:知人论世,理解全诗,在此基础上,注意积累中国古典诗歌名句所构建的意境,积累描述意境的词汇,提高对诗歌意境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如何“置身诗境” 1、借助自己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 练习:借助自己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置身下面诗句的环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与触觉,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奇幻世界。 练习: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