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融合与共享:中国残疾青少年社区参与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研究》研究设计《融合与共享:中国残疾青少年社区参与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研究》研究设计
《融合与共享:中国残疾青少年社区参与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研究》研究设计
由邓猛教授主持设计的《融合与共享:中国残疾青少年社区参与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研究》成功申请为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 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社区融合(或全纳)—即残疾人对正常的社区生活的平等、全面地参与—成为西方残疾人康复与教育的主要目标(Duvdevany, Ben-Zur, Ambar, 2002)。正如“全美自我决定联盟”(NcoSD: the National Coalition of Self-Determination)所宣称的,正常的社区生活“是所有人 — 不论他的残疾程度有多重 — 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Horton Conroy, 2003, p. 19);残疾人对社区生活在身体与心理上的全面参与是实现社会公正理想的有效途径 (Duvdevany,Ben-Zur, Ambar, 2002)。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离开隔离的、寄宿制的社会福利、教育或康复机构,重返正常的社区环境接受相关的支持与服务(Lian, 2000)。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不断减少隔离的残疾人福利或教育机构,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的社区参与的能力以及他们生活的质量(O’Brien, et al., 2001)。
西方关于社区参与和支持服务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紧密相关的领域:一,比较不同康复模式的效果。Stanckliffe 和 Keane (2000)比较了集体家庭与半独立生活环境的效果;Heller等(2002)对医疗护理型家庭与社区寄宿环境、O’Brien等(2001)对精神病医院与社区家庭、Emerson等(2002)对寄宿制校园与分散家庭安置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社区环境比寄宿制福利机构或医院、小型服务环境比大型服务设置更能提高残疾人独立生活、工作能力、自我抉择、社会交往、休闲活动等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能力。二,注重残疾人对社区生活的参与程度以及残疾人与正常人群之间的人际互动研究。回归正常社区环境的残疾人有着更多的与正常人交往的机会。这不仅改变了正常人关于残疾的概念,而且对残疾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以来西方的研究集中于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接纳程度、态度、社会交往;残疾人的人格发展、社区参与策略、归属感、伙伴支持与帮助、社会技能的发展等方面(Beirne-Smith, 1991;Fox, 1989; Jobling Moni, 2000; Roberts Zubrick, 1992)。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人对残疾人的负面看法比较高、残疾人更容易被选定为群体中最不受喜欢的人、自卑、孤独、缺乏安全与社区归属感、相关的社区服务与咨询比较缺乏等。其三,注重对以社区融合为导向的支持与保障体系的研究,旨在促进平等、支持性社区的形成。Magrab (1999)认为全纳性社区意味着家庭和有着不同需要的儿童都在同一社区内接受各种资源与服务。Felce等(2000)认为能否提供必要的支持使残疾人在社区正常环境下生活既是衡量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残疾人服务效率的重要标准。这些学者主张从观念与制度等不同层面对传统的康复服务机构与模式进行整合,发展多种社区康复服务;健全法制,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与保障体系,以获得最佳康复效果。这些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疗康复等多学科理论出发,不仅揭示了残疾人在正常人环境中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也为改善社区环境,建立社区支持与保障体系、增进残疾人的社区融合、改进培养他们社会交往技能的策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进行社区康复的试点与推广。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确保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权利,规定“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国家和社会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倡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卢连才(1997)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教育、福利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在各方面的差距被拉大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原则、手段及对策亟待建立。张景元等(1996)认为我国康复机构与专业人才不足,开展社区康复并探索适合我国城乡的社区康复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许家成(2003)认为残疾人在正常社区场合出现频率以及扮演何种角色是衡量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该建立起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从社区支持与服务的角度探索残疾人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7第1课时.doc
- VB实验练习20题记录2.doc
- Unit 1 Language Study.ppt
- what about表示建议.doc
- whatcolorisit.ppt
- Windowbuilder的使用.doc
- unit8 sa 1a-1b.ppt
- x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BTRT、TRT揭盖维修方案更1x.doc
- What_color_is_it_PPT课件.ppt
- XTW100高速24 25编程器驱动安装步骤.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