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泥沙运动遥感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江口泥沙运动遥感分析.pdf

闽江口泥沙运动遥感分析 高建阳 许井明 (福建省地质遥感中心) 摘要:利用多时相的美国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对闽江口进行影像分区,对其流场、悬浮泥 沙流进行动态分析,探讨闽江入海泥沙流对闽江口附近海域淤积的影响,并对外沙浅滩的形成与 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遥感闽江口泥沙运动 一、引 言 闽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的山溪性河流,是福建省径流量最大、入海输沙量最多的第 一大河流。水口水库建设以前,多年平均输沙量为829万吨Ⅱ],对海区的淤积有较大影响。闽 江口处于强潮碎屑滨岸,口门附近水域的泥沙运动受河口地形、径流、潮流、沿岸流、季风 和波浪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本文利用美国LANDSAT卫星1976~1997年间的8个时相的遥 感图像对闽江口进行影像分区,对其流场、浑水舌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外沙浅滩的形成 与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二、闽江口流场分析 美国LANDSAT卫星的TMl、2、3波段及MSS4、’5波段对水体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入 海泥沙流在相应的图像上可得到较好的反映,呈灰白~白色条带状、羽状、舌状等影像特征, 在TM432图像上呈淡蓝色,可较好地反映闽江口潮滩的状况,推断水下浅滩的位置和范围。 闽江入海口入海泥沙流在可见光区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在影像图上呈亮白一灰白色。随着与清 净海水的混合,水体浑浊度逐渐降低,其影像色调沿海流方向逐渐加深而分散成羽状,定义 为泥沙羽乜]。据此可研究入海悬浮泥沙的运动状况、扩散方式及沉降范围,同时,根据泥沙羽 的运动迹象还可判断闽江径流和涨、落潮流的运动方向及沿岸流、海流的运动方向。 落潮时的卫星影像图显示了各入海汉道泥沙羽延伸距离的差异性,色调深浅、分布形状 等能定性地反映出其流量分配的不均匀性。流经闽安峡谷的径流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流 向北东,大量的水流进入长门水道,部分水流转约90。后进入梅花水道。由于梅花水道地形突 然放宽,流速急剧下降,导致泥沙大量淤积,在影像图上呈大片亮白色影像。出长门水道的 水流在粗芦岛遇阻后,大量进入转角小的川石水道,少量进入转角大的乌猪水道,泥沙羽显 示其延伸较短,主流向东。川石水道的水流过粗芦岛后,部分水流进入熨斗水道,在虎稠悔 和五虎岛一带分为东西两槽,西槽水流与乌猪水流汇合向东。川石水流在芭蕉尾导流堤的影 响下,主流向东南,后受西南方向来的梅花水道水流的顶托,转为偏东,两者汇合后在水流 惯性作用下进一步向海域扩散。 ·21 2· 流至闽江口外的泥沙流逐渐摆脱陆地和岛屿地形的约束,并受到海水的顶托,致使大量 泥沙沉降、淤积,泥沙流灰度值逐渐降低。过七星礁后,悬浮泥沙流在TM2、3影像图上已分 辨不清,但在TMl图像上由于其对水体穿透力较强,仍可见到清晰的浑浊水流影像特征存 在。继续悬浮的泥沙流则受到沿岸流的牵动,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 响,闽江入海泥沙流往北运移扩散,可远至西洋岛。在1987年7月5日的TM卫星影像上, 可见闽江入海泥沙流往东北方向流至马祖列岛海域,并继续向西洋岛东部运移。春季则有大 量泥沙流贴岸经海坛海峡南下。秋冬季节,在东北劲风和潮流的影响下,原来沉积于口门外 的泥沙再次悬浮运移。在1996年秋季的TM卫星影像图(图1)上,可见马祖列岛一白犬列岛 一带有一近南北向的近30kin长的混浊影像带存在,推测为季风搅动引起。其泥沙含量甚至比 外沙外侧、七星礁一带的泥沙含量还高,说明闽江口外水下三角洲的再次悬浮泥沙是秋冬季 节附近海域沉积的重要物源,这可能是闽江口以南附近海域比闽江口以北海域淤积更为强烈 的原因。另外,在1976年1月7日MSS4影像图上可见闽江口外入海泥沙流南移,向海坛岛 东侧沿伸的灰白色左旋状浑浊泥沙流影像特征清晰可见,泥沙流经海坛海峡和海坛岛东侧南 下,并与兴化湾的流出浑水汇聚,部分继续南下至湄洲湾一带。受闽江南下泥沙流的影响,在 福建省长乐县梅花一江田及海坛岛一带形成了大片的砂质海岸。 图1 1996年秋季闽江口TM4、3、2卫星影像图 在转潮初落时,浑浊水团呈多层次辐射状,水位较高,滩槽轮廓不甚分明,边部泥沙羽 须结构极其发育,指示浑浊水的扩散方向。落急一落憩时,浑浊水团解体,浑水舌形成并逐渐 扩散。滩槽轮廓分明,不同浊度的流束交互出现,流迹线明显。由于受滩槽地形的制约,落 潮流因浮力、惯性和摩擦的相互作用,常表现为扰动扩散和浮托扩散兼并的模式口],影像形态 多样化,梅花水道呈辫状,川石水道呈束状,铁板沙浅滩呈羽状,熨斗水道口呈射流状、辐 射状。 闽江口受往复潮流的控制,涨、落潮流通道基本相同,而方向相反。潮波以前进波的方 ·213· 式,自北而南运动,到达闽江口外,分别从乌猪水道、熨斗水道、铁板沙浅滩、外沙浅滩和 梅花水道浅滩进入闽江口内。到达铁板沙浅滩的涨潮流受芭蕉尾导堤阻挡,部分潮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