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俗语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3、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4、民齐者强。——荀况5、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 毛泽东? 6、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第一则重点实词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亲戚畔之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 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拓展探究 有人说,当今时代是资讯科技时代,“人和”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你看,我们上网一查,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何必烦劳别人呢?人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各干各的事,你是你,我是我,“人和”的说法落伍了。真的是这样吗? 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乐”“和美”“和洽”“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人和才能兴邦安国,人和才能家庭美满,人和才能生意兴隆,也只有人和,我们才能共渡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一个集体也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事例一 将相和 战国时候,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侮辱蔺相如。相如总是躲避廉颇。相如的门客认为他害怕廉颇将军。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秦国之所以不派兵来攻打赵国,就因为赵国有我与廉颇将军在。我所以那样对待廉颇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廉颇听到这番话后,很是惭愧,亲自上相如门前请罪,两个结成了刎项之交。 事例二: 水滴和大海的启示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 怎样才能不干呢?”弟子们苦思冥想,众说纷纭,但始终答不出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是啊,一滴水风一吹便干,只有投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可见团结 就是力量。 事例三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 《孟子》选读 人和: 1、何为“道”? 孔子曰: “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 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第一则内容理解 天下顺之 2、何为“得道者”,何为“失道者”? 3、 “人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国君要如何达到这种的境界? 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 一、通假字 其横逆由是也 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二、重点实词 则君子必自反也: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乃若所忧则有之: 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三、特殊句式 其待我以横逆 舜为法于天下 于禽兽又何难焉 第 二 则 重 点 文 言 君子以仁礼存心 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2、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 第二则内容理解 自反——反省自己 1、君子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什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3、孟子所谓的“不忠”具体指什么? 4、“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君子一辈子的忧虑是什么? (1)“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上》 (2)“忠者,尽己之谓”——朱熹释上 (3)“忠者,尽已也。尽已者,仁礼无一毫不尽。”——黎靖德《朱子语类》 孟子所谓的“不忠”指没有尽心竭力、没有尽仁尽礼。 3、孟子所谓的“不忠”具体指什么? 君子的忧虑在已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做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4、“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