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第二章消费者权利综述
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的权利
安全权
知情权
公平交易权
选择权
受尊重权
监督权
索赔权
受教育权
结社权
得到可供商品和服务的权利
一、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复制银行卡 ATM机上窃取存款10万元.wmv
中消协:损害消费者安全权情况仍然较为突出
2012年03月15日 中新网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刘长忠)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红灿15日说,从2011年中国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情况看,产品质量、安全类的投诉有所下降,但整体情况还不容乐观,损害消费者安全权的情况仍比较突出。
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15日在北京举行“3·15”消费者安全座谈会。杨红灿在座谈会上说,损害消费者安全权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人身安全方面,诸如染色馒头、地沟油事件、非法或超标添加剂、过期变质等食品安全问题;动车、校车等车辆安全事故,起火、爆炸、漏电(气)等家电隐患;室内空气污染、气囊释放、警示标牌过轻等汽车安全问题,美容、美发伤身,家庭装修污染等时有发生。
在财产安全方面,诸如银行卡被盗刷、网络购物遭遇陷阱、快递物品丢失、毁损,超市价格欺诈、餐饮、商品缺斤短两等常引发争议和不满。
在信息安全方面,广告宣传令人真假难辨,手机、邮件垃圾信息持续不断,暴力、色情影视在网络书刊上传播,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转卖。
在环境安全方面,货架拥挤、出口不畅,设施老化、管理无序,警示不明,应急不力等造成一些经营和服务场所发生各种事故,如电梯伤人、地面滑倒、游乐场事故等。
在心理安全方面,一些领域合同欺诈、不平等格式条款、变相搜身、歧视待遇、利益被挟持、强制交易等问题突出,消费者举证困难、维权艰难。
杨红灿表示,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消费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就是为了加强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20家首批中消协投诉和解联络单位现场签署承诺书,承诺积极处理消费者网上投诉,实现与消费者快速和解。
【案例】
(201609)近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某国有大行员工将储户信息当做“摇钱树”,以20至50元每条的价格,将800余条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内金额、手机号在内的储户信息卖给他的上线、同在银行工作的张某。
张某则以50元一条的价格从多家银行员工处购买储户信息,再以每条120元至180元不等的价格转卖,1400多条储户信息被他出售。为了防止被发现,员工甚至手抄记录每一条储户信息。
对此消息,涉案银行先是表示该员工涉案前就已离职,后又表示没有这个员工。 n468898715.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二条 【侵犯通信自由罪】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