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
深圳高级中学2012届第四次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
2012届高三语文备课组命题
本试卷共页24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K????????? (3分)
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
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
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
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
A.?? B.?? C.? ?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2分)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Ks5u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苏轼 《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太夫人忧, 忧:父母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3-2014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无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荣誉、实验体系]含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明德外语实验高三上学期期终考试题数学理.doc
- 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荣誉、实验体系]附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