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媒体及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ppt

第2章媒体及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媒体及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

第2章 媒体及媒体技术 2.1 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2.2 听觉媒体技术 2.3 视觉媒体技术 2.4 触觉媒体技术 2.1 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2.1.1 常见的媒体元素 文本 文本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程序的基础 ASCII 中文 图形 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也称矢量图。 line(x1,y1,x2,y2,color) circle(x,y,r,color) 2.1.1 常见的媒体元素 图像 图像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静止的图像是一个矩阵,由一些排成行列的点组成,这些点称之为像素点(pixel),这种图像称为位图(bitmap)。 视频 视频源于电视技术,它由连续的画面组成。这些画面以一定的速率连续地投射在屏幕上,使观察者具有图像连续运动的感觉 2.1.1 常见的媒体元素 音频 波形声音 包含了所有的声音形式,它可以把任何声音都进行采样量化。 语音 人的说话声虽是一种特殊的媒体,但也是一种波形。 音乐 符号化了的声音,乐谱可转变为符号媒体形式。 动画 运动的图画,实质是一幅幅静态图像的连续播放。动画的连续播放既指时间上的连续,也指图像内容上的连续,即播放的相邻两幅图像之间内容相差不大 。 2.1.2 媒体的种类 视觉 2.1.2 媒体的种类 听觉 触觉 其他感觉 2.1.3 媒体的性质和特点 媒体的时间性质 表现需要时间 媒体在时间坐标轴上的相互关系 媒体的语义 媒体的语义是有层次的 抽象的程度不同,语义的重点也就不同 媒体结合的影响 媒体结合是多层次的 媒体结合有利于信息接受和理解 隐喻 交互的概念模型,也称心智模型 由不同的媒体传递的信息的理解程度 由不同的媒体传递的信息的记忆驻留效果 2.1.3 媒体的性质和特点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数据量大 640x480x256的照片占0.3MB 1024×768×24位的图片占2.3MB 数据类型繁多(黑白、彩色等) 数据类型之间的差别大 多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复杂: 多通道异步输入法:在通道、时间不同的情况下输入各种媒体数据并存储,最后按合成效果在不同的设备上表现出来。是目前绝大多数系统采用的方法。 多通道同步输入法(正在研究之中的方法) 2.1.3 媒体的性质和特点 多通道异步输入输出 2.1.3 媒体的性质和特点 多通道同步输入输出 2.2 听觉媒体技术 2.2.1 声音心理学 声音的量纲 声音的振动是一种正弦波,声音的变化必须确定三件事:频率(变化的速度)、幅度(产生的压力)、相位(何时开始)。 复杂的波形:傅立叶变换--- SIN波 声音的强度:分贝 声音分贝数=20LOG(I/I0) I0为0.000283达因/CM2 ( 1000Hz能听到的最弱音) 强度差:一万亿倍 2.2.1 声音心理学 140 痛阈。 130 120 大型喷气式飞机附近。 110 打雷。 100 交响乐高潮片断。 90 繁华街道的交通噪音。 80 响亮的音乐声,一般交通噪音及交响乐片断。 70 一米处正常谈话声。 60 典型的办公室 50 普通住宅 40 图书馆及交响乐低潮片断 30 20 安静的语音室及1.5米处小声谈话声。 10 消声室 0 听阈 2.2.1 声音心理学 声音的量纲分为声音的物理量纲和心理量纲。 物理量纲可以用精确的值来描述,但对某一具体声音得来的心理印象却不容易说明白,因为心理印象要由被测者的经验而定。 声音的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不可等同 首先,这些关系不是线性的; 其次这些关系不是孤立的; 第三这些关系不是不变的。 2.2.1 声音心理学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快则声音高,频率慢则声音低。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KHz 音强(响度):取决于声音的幅度,即振幅的大小与强弱。 音色:是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决定的。 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音强的泛音,从而使每个声音具有特殊的音色效果。 2.2.1 声音心理学 2.2.1 声音心理学 听觉特性 等响曲线 掩蔽(masking) 临界频带 相位 自然声音的时变现象 听觉空间 听觉的频谱特性 声音的心理模拟 2.2.1 声音心理学 等响曲线 由于响度与频率和强度相关,所以不同频率上的强度是不一样的。 等响线描述了响度与频率和强度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同一响度的声音在频率和强度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2.2.1 声音心理学 掩蔽(masking) 声音的响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强度与频率,而且也依同时出现的其他声音而定。各种声音可以相互掩蔽,一种声音的出现肯能使得另一种声音难于听清。 2.2.1 声音心理学 纯音对纯音的掩蔽效果 说明:A、B为掩蔽音。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