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wuming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1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考点:考察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故应选D
13.“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B.防止丞相专权
????C.实行议会民主?????????????????????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考点:汉代削弱相权的措施。材料反映的是汉初,天子召集群臣商议军国大事;这体现了专制下的民主色彩,防止丞相的专权;故排除A、C两项,选B。这属于中央削弱相权的措施,故排除D。
14.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A
考点:古代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创设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叛乱,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立,往往是把若干邻近地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监察区,由中央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后来,这些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这说明了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是中央集权在起作用。B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区域调整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与题干不吻合。C项错在监察力度减弱,这与史实不吻合。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
【答案】A
考点:百家争鸣。题目中的“做事讲求道德”即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德治”的观点;“超凡脱俗”即先秦时期道家学派“逍遥”“无为”的思想。故本题应选A项。
16.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答案】B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题干中说到的是徽州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是仍然能维持或者走向强盛,当然不是靠农业,故排除A;所以应该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所致,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所以D也不符合题意。
17.“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
【答案】C
考点:近代化的探索。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的信息说明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故选C项。
18.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
【答案】C
考点: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文试题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数学理.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英语.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文综.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数学文.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地理.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第一次测试题历史.doc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12年高三第一次测试题政治.doc
文档评论(0)